工商社論》淨零碳排是痛的領悟 政府應以中小企爲念

政府應確保企業不論大小都可以用合理成本獲得足夠綠電,同時建立可接軌國際的碳權交易機制。圖/本報資料照片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於11月30日在杜拜登場,爲期兩週。由於巴黎協定提出「應在2023年進行第一次全球盤點」,也就是說本次會議將交出應對氣候危機的首張成績單。在淨零碳排已無回頭路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勢將經歷一場劇痛變革,對於弱國與中小企業而言,更可能面臨救亡圖存的重大挑戰。

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提出的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12日獲全球197國通過,並於2016年11月4日生效,成爲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共有194個締約方(193國及歐盟),引領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的重點是讓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並朝不超過攝氏1.5度的目標努力。在此目標下,締約方應儘快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峰值。推算全球最慢要在2025年前達成,並要於2030年減少43%(以2019年爲基準)。

爲了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各締約方積極採取相關作爲。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歐盟2021年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確保歐洲製造商與輸入產品製造商所支付的碳價相等,該碳稅制度已於今年10月開始試行。

淨零碳排攸關環境永續和人類生存,理當是全球努力方向,但各經濟體在達到此一目標過程中採取的政策,除了可能涉及政治角力,更不免形成全球財富重新分配,激化M型現象,讓大國恆大、小國則更加弱勢。

本次COP28重點包括快速轉型清潔能源、逐步汰除化石燃料、富國向窮國提供氣候行動資金。但會議未登場即已處處角力:歐盟要增加再生能源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美國力推終止新的燃煤發電許可,對化石燃料立場卻不明確。

小島國家聯盟(AOSIS)的39個成員持續推動氣候災損重建基金;中國主張美國等富國應貢獻更多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美國同意爲氣候災損國提供新基金,但強調富國沒有必須出資的責任,且反指中國應加快減碳速度。

COP28最終會達成什麼結論難以預料,可以確定的是,各國已在推行的各種減碳措施有如駛出月臺的列車,不會停下來,更不可能回頭。但如前所述,諸如歐盟的CBAM,就像是一把雙面刃,結局或許是讓貧窮國更加邊緣化。

以莫三比克爲例,鋁業是其戰略性資產,也是該國規模最大的產業,全年鋁產量57萬噸,其中逾9成外銷,且大部分出口至歐洲,自2026年起,莫三比克生產鋁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都須繳交碳關稅。在莫三比克出口總額中,有近20%產品被列在CBAM的範疇中,其中大部分是鋁。根據非洲氣候基金會和倫敦經濟學院提出的經濟模型,也顯示莫三比克可能是受CBAM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該國工資將因此下降0.12%。

臺灣的情況固然和莫三比克不同,但CBAM的影響仍不容小覷,除了CBAM已匡列的水泥、鋼鐵、鋁、肥料、有機化學品、塑膠、電力、氫氣和氨等商品位列海嘯第一排,未來CBAM涵蓋的產品範疇也必定會再擴大。

在碳費、碳稅成爲主流的市場趨勢下,臺灣將面臨三難:首先是在這場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的賽局中,臺灣沒有發語權,僅能跟隨、遵守;二是地小人稠的環境下,臺灣能自產的綠電有限;三是外銷導向的廠商成本勢必增加。

除了臺灣和其它經濟體相比,可能因碳權而陷於不利境地,更值得深思的是,本土企業是否因此加速兩極化發展。觀諸買碳權、自產綠電創造碳權或是透過併購擴展低碳商品,資源明顯向大企業傾斜,中小企業只能一籌莫展。

再就減少碳足跡來說,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即是供應鏈在地化,即短鏈。這樣的做法在內需導向的市場較可行,臺灣這類賣商品給全世界的經濟體則窒礙難行;就算赴海外設廠、併購,同樣只適用於大型企業,幫不了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臺灣的根本,政府絕對不能放任其自生自滅。但依據政府目前端出的淨零路線圖,包括分階段要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資訊,以及可能上路的碳費,無一不是在加重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卻不見有效的協助之道。

淨零減碳是全球不可逆的方向,臺灣難以自外,但在此同時,政府首要之務除了擬定所謂路徑、藍圖,更重要的是確保企業不論大小都可以用合理成本獲得足夠的綠電,同時建立可接軌國際的碳權交易機制。

COP28集結全球目光,顯示減碳已成各國政府最重要的成績單。對於減碳,希望政府抱持務實的態度,準備好相關配套措施,再帶領廠商前行;不要急就章想力拚成爲先行者,最後反倒成爲企業的送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