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美食「炒米粉」曾是高級宴席菜 老照片細數新竹米粉的黃金歲月

新竹米粉所以香Q有勁,與強烈乾冷的新竹風的吹刮有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4/7 李青霖攝影)

2024老派日曆聯名補教歷史名師「呂捷」,帶你旅遊臺灣,回顧臺灣400年曆史,搶先看日曆精彩內容!

你知道現今作爲平價國民美食的「炒米粉」,昔日曾是宴席菜裡纔會出現的高級料理嗎?其實,早期米粉的製作工序,可說是相當繁瑣,再加上必須考量天氣因素,使得米粉製作成爲相當辛苦的工作。

【推薦閱讀】 都姓丁! 臺灣阿拉伯後裔大本營在「這裡」! 古早味回憶:探訪臺灣人兒時的「土檨仔」(芒果)記憶

米粉的製作方式可分爲「水粉」與「炊粉」,前者較粗,後者較細,而以米粉聞名的新竹,採用的便是炊粉的作法,先將米壓制成絲後,再經過蒸熟、風乾等步驟予以保存,新竹多風、少雨,因此製作出來的米粉特別Q彈有韌性。

據說,新竹米粉早期油廣東、福建傳入,戰後便在南勢一帶聚集二十幾家的米粉業者,因此該聚落又有「米粉寮」之稱。60-80年代,可說是新竹米粉的黃金年代,多達45家的米粉業者一齊製作,一天竟能生產出高達5000公斤的米粉!

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昔日的手工米粉製作已逐漸被自動化機器給取代,雖然產量大幅提高,米粉製作不用再受氣候影響,但也開始出現以便宜食材混充在來米的不肖業者,讓不少傳承米粉家業、堅持品質的業者,都不禁爲此感慨與無奈。

現今,新竹米粉除作爲日常的料理食材外,亦成爲新竹相當重要的伴手禮,以及到訪必嘗的當地美食,雖然科技的進步使米粉製作變得更加輕鬆,但其中的懷念與美好卻難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