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兩岸若爆坦克大戰勝負如何(譚傳毅)

俄烏戰爭中雙方戰車損失慘重,引發兩岸爆發坦克大戰結果如何的疑慮。圖爲俄軍坦克開入烏克蘭頓巴斯資料畫面。(達志圖庫/TGP)

俄烏戰爭開打到現在,俄烏兩軍一共損失超過3000輛戰車和裝甲車;再加上英國陸軍已經取消戰車,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汰除M-1A1,「戰車無用論」的觀點再次甚囂塵上。戰車在現代戰爭中還有作用嗎?

戰車仍是陸戰之王

毋庸置疑,戰車仍是陸戰之王。因爲現代坦克的視野可達3到4公里左右,單兵根本就沒有這種視野。烏克蘭單兵能夠偷襲俄軍戰車,主要是依賴美軍的情報,烏軍事先知道俄軍坦克的行進路線,才得以伏擊俄軍坦克。

2020年夏季,英軍宣佈淘汰本土220輛挑戰者-2坦克,取而代之的是AJAX步戰車,英軍正式進入無坦克時代。

英軍取消坦克的原因是降低國防經費,其他國家不可能侵略英國,本土不需要坦克;至於海外戰爭,只要英國跟着美國走就沒有問題,如果英軍真的需要坦克,從美國進口M-1A2或請美軍出面即可。

而美軍海軍陸戰隊也在未來10到15年內汰除M-1A1坦克,讓新型火箭炮、無人機等武器成爲海軍陸戰隊的主要作戰力量,其原因也很簡單。

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來看,美國陸戰隊所執行的任務和美國陸軍幾乎一樣,已經分不出陸軍和陸戰隊了。所以美國陸戰隊纔有「回覆本業」的呼聲,也就是回到陸戰隊兩棲登陸作戰的本業,並不是說戰車已經退出戰場。

而且美國陸戰隊認爲,其未來的作戰方向是島嶼例如臺灣諸島,而島嶼作戰不適合坦克這種大火力、高機動性、防護性強的重武器,輕型裝甲車和火箭炮成爲陸戰隊的重點武器。

而烏克蘭戰場是平原,坦克的作用就相當重要。俄軍坦克損失慘重只能表示俄軍的作戰系統被美軍打敗,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打一場什麼樣的戰爭?然後再來看坦克的用途。

我們要打什麼戰爭?

一般大家認爲我們將要對抗共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若是如此,那麼國軍就必須關注第一波登陸的05式兩棲步戰車(ZBD-05)、以及空投到我後方的03式傘兵戰車(ZBD-03)。

03式輕型傘兵戰車重量僅僅8噸,體積小、重量輕而且速度快,主炮是30毫米鏈式供彈的機關炮,號稱可擊穿國軍雲豹戰車裝甲。05式兩棲步戰車重量約26噸,主炮也是30毫米鏈式供彈機關炮,兩者的火力並不強大。

由於火力不強大,在登陸和空投之後,急需空中支援以及後續舟波的重武裝例如096式和099式重坦克的火力支援。此時若國軍無法切斷後續重武器登陸,結局堪慮。

ZBD-03射控系統包括帶熱像儀和雷射測距的雙向晝夜瞄準具、熱成像目標跟蹤儀、數位化彈道計算機及導航設備等,可以在晝夜間以動態行進方式攻擊目標。05式兩棲步戰車射控系統和03式傘兵戰車類似。

1架運-20可以同時裝載120名傘兵及3輛03式傘兵戰車,1架運-9若不裝載傘兵,也可裝下3輛ZBD-03,主要是戰術上的取捨。

無論是步戰車或坦克,其作用是給步兵提供最基本的防護和火力支援,相較於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裝甲車輛還是有其優勢。

直升機能從空中打擊我方目標,但基本前提是直升機必須在國軍防空系統基本被摧毀的情況之下,才能打擊我軍目標。相反的,如果國軍防空系統相當嚴密,那麼共軍武裝直升機必須在相當嚴格的射擊條件之下才能進行打擊;而且直升機打擊一次之後,就必須返航補給油料和彈藥,無法給地面部隊提供有效而持續的火力支援。

無人機的情況和直升機類似,普通察打一體無人機火力較弱,面對國軍嚴密的防空系統很容易被擊落。現在已經有了隱形無人機,其被擊落可能性較低,但是造價很高、而且國軍並未列裝。

但若國軍防空系統被擊毀、且共軍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以數量優勢對我實施飽和攻擊、加之後續數量衆多的重武器登陸,那麼這場仗就難打了。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未來的反登陸作戰中,以武裝直升機和察打一體無人機維持局部制空權與制海權是必須的,至少必須截斷共軍後續的登陸與空降兵力。只要共軍發起兩棲登陸作戰,勢必要佔領我各大城市,如果沒有坦克,共軍根本拿不下我方城市。

一旦共軍已經登陸或空降,國軍以M-1A2T(若有的話)和M-60坦克或許還能碾壓ZBD-03和ZBD-05步戰車,如果國軍能夠切斷共軍空中打擊和後續重武裝的話;否則,面對後續的096和099式坦克,恐怕不會討好。

坦克必須和聯合作戰體系聯網

現代作戰不是比拚某種武器,比的是聯合作戰系統(C4ISR),只要國軍具備強大的C4ISR能力,即使是落伍的武器也能發揮最大效能。因此,作戰首先要摧毀的不是某種武器,而是對手的C4ISR系統。

我們換位思考,共軍來襲之前當然要儘可能的消滅國軍C4ISR系統,至少讓國軍指揮管制系統完全崩潰無法運作。在我方網路和通信完全斷絕的情形之下,坦克、武裝直升機或無人機部隊無法協同作戰;國軍贏的機會實在是不敢想像的低。

如果國軍C4ISR能力極強,那麼戰車就是戰場的火力平臺、訊息平臺、指揮節點,以戰車爲中心在周圍佈置步兵、偵察車、無人機、衛星、預警機、野戰防空武器等。換句話說,坦克作戰絕非只是單純的坦克對決而已,而是整個C4ISR體系競爭。

如果裝甲部隊能夠配合C4ISR體系出動,就可同步搜索周邊的單兵或集羣威脅,迅速運算所需火力進行清剿,就可能消滅威脅。

從烏克蘭戰爭中可以看出,俄軍坦克絕對不是訊息平臺和指揮節點,而是沒有體系支援的火力平臺,面對美軍高效的C4ISR系統,當然很容易被烏軍單兵偷襲。國軍裝甲部隊也可能是如此,在斷網斷通的情境之下還能夠持續作戰,是防衛作戰重中之重。

總的來講,坦克並沒有落伍,未來在烏東戰場需要大量裝甲部隊。烏軍能打到現在,因爲背後有美軍C4ISR的支援,而俄軍坦克表現不如預期,表示其聯合作戰能力距離美軍還很遠。

但若國軍無法建立包括裝甲部隊在內的聯合作戰系統,縱然配備了全世界最精良的單兵防空武器、最強大的M-1A2T坦克,也不可能扭轉戰局。那麼,坦克恐怕就真的無用!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