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立陶宛在玩甚麼把戲(徐勉生)

立陶宛與臺灣發展關係遭打壓,28國福爾摩沙俱樂部聯名力挺立陶宛。(取自Gintaras Steponavičius臉書)

立陶宛同意我政府在其首都維爾紐斯設立「臺灣代表處」。是第一個同意我以「臺灣」爲名設立代表處的中共邦交國。因爲目前我在美國、法國、英國及歐盟都設有代表處,全都是以「臺北」爲名。

蔡總統執政後,爲了「脫中」,突顯「一中一臺」,民進黨政府無日不想將「臺北代表處」改成「臺灣代表處」。因此纔有美國衆議院外交委員會7月15日通過《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及參與法案》,其中包括要求美國國務卿,將我駐美代表處的名稱更改爲「臺灣駐美代表處」。

在美國這些大國沒有具體動作前,立陶宛一馬當先。但代價是中共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同樣召回大使。另據報導,中共將中斷8月底及9月直達立陶宛的鐵路貨運,以反制立陶宛。中共會不會有其他動作還有待觀察。

在此之前,立陶宛在今年5月宣佈退出中共與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是第一個退出者。據說是因爲立陶宛對中共未實現承諾表示不滿。但是,即便中共未實現承諾,立陶宛有必要如孩童般賭氣宣佈退出嗎?這在國際關係中是少見的外交行爲。

難道是中共對其他國家的承諾都實現,唯獨對立陶宛另眼看待嗎?如果真是如此的歧視,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爲謀」,立陶宛退出名正言順。但如果逆向思考,退出後會給立陶宛帶來更大的國家利益嗎?俗話又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立陶宛真的不懂「忍一時以爭千秋」的道理嗎?

其次,立陶宛同意我設立「臺灣代表處」,是無邦交國家中的創舉。此一受到民進黨政府高度歡迎,卻引起中共強烈反彈的創舉,能夠爲立陶宛帶來甚麼好處呢? 論貿易、論投資,臺灣都與中國大陸相去甚遠。單是深圳地區的人均GDP就曾經一度超越全臺灣,更遑論大陸還有其他地區與大城市。大陸不能給立陶宛的實質利益,臺灣能夠扛下來嗎?

臺灣有意願又有能力赴國外投資的企業,包括鴻海、臺達電、友達光電早已在中東歐國家例如捷克與斯洛伐克建立據點。恐怕難以再將目光投注在人口只有280萬,地理位置偏北的立陶宛。

第三,有人說立陶宛向臺灣示好,是爲了刺激中共,順應美國在各地搭建「反中同盟」的政策,以爭取美國好感,讓立陶宛繼續獲得北約組織的保護。在中共制裁立陶宛後,美國副國務卿及國務卿果然先後致電立陶宛外長,表達支持之意。但是反過來看,美國沒有必要背棄立陶宛,北約也一直在立陶宛派有駐軍,立陶宛在擔心甚麼?

外交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廣結善緣。而外交工作的大忌則是輕易樹敵。對小國而言尤其重要。立陶宛是小國,臺灣的國際地位也相當尷尬。立陶宛爲了與臺灣發展關係,遭到中共反制,恐怕是「因小失大」。

立陶宛與衆不同的外交思維,令外界看得一頭霧水。立陶宛應該知道「臺灣」名稱的政治意涵及敏感性,卻願意讓民進黨政府以「臺灣」爲名設立代表處。不知道立陶宛葫蘆裡裝的是甚麼?(作者爲退休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