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馬克宏連任 法國選民無奈之選(徐勉生)

(美聯社)

法國於24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8%的得票率獲選連任。仔細觀察此次總統大選,與其說是馬克宏的勝利,不如說是極右派候選人瑪琳.雷朋的失敗更爲貼切。選舉的過程及結果,對法國選民、馬克宏本人,甚至對歐盟而言充滿了無奈。

首先,馬克宏勝選其實是法國選民無奈的抉擇。因爲進入決選的兩位候選人:馬克宏及瑪琳.雷朋都不是一時之選。選民卻被迫在兩位不孚衆望者之中,挑選一位差強人意者,這是無奈中的無奈。

在大選之前,有大批巴黎大學學生集體示威,抵制此項總統選舉。理由是進入決選的兩位候選人都不是法國人民心中理想的人選,使法國人民對未來感到茫然。如今馬克宏縱然合法獲選連任,卻沒有充分贏得人心,對未來5年的施政有極爲不利的影響。

馬克宏勝出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基於選民心甘情願主動的支持,而是多數選民對於瑪琳.雷朋的畏懼及疑慮。勒朋繼承其父所創的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雖然爲了淡化其極端色彩於2018年改稱「國民聯盟」,但是其反移民、反伊斯蘭的核心政治思維未變,此種排外思維仍然令法國有識之士深感不安,深恐極右派一旦當政,將造成法國社會嚴重對立,甚至引發動亂。

其次,對馬克宏而言,未來5年的任期內,在內政及外交上也充滿了無奈。在此次大選第一輪投票中,馬克宏雖然以27.6%得票率領先,但是位居第二位的瑪琳.雷朋得票23.41%,位居第三位的極左派候選人梅蘭雄得票21.95%。顯示極端勢力已成爲法國主流民意之一。極右勢力與極左勢力相加,竟超過馬克宏的基本支持者。而傳統右派的「共和聯盟」與傳統左派的「社會黨」相繼式微,也使馬克宏失去溫和勢力的支撐。

2018年11月法國在極端勢力的煽動下爆發「黃背心運動」,動亂持續一年之久,令馬克宏身心俱疲。此項動亂在馬克宏讓步,取消在2019年調漲燃油稅的計劃,宣佈多項惠民政策,並舉行一系列的全國大辯論後獲得平息。此項前車之鑑必然令馬克宏餘悸猶存。未來在極右與極左勢力兩面夾擊之下,恐難有揮灑的空間。

在外交方面,俄國與烏克蘭開戰後,馬克宏曾經親自出面做外交斡旋,卻無功而返。顯示馬克宏並非外交長才。俄烏之戰的根源在於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對俄國安全造成威脅。馬克宏勸說普丁停火,卻未能向俄羅斯提出安全保證;馬克宏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卻沒有勸導烏克蘭積極謀和停戰。可說是沒有切中問題的核心。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執政時期表現傑出,馬克宏出任總統後與梅克爾合作無間,共同爲歐盟解決各項難題。如今梅克爾退休,繼任的總理蕭茲在俄烏之戰中的表現搖擺不定,顯然不是強而有力的領導者。馬克宏失去堅強的夥伴,今後在歐盟中獨撐大局,能否如過去般順利不無疑問。

雖然馬克宏面前的道路看似崎嶇不平坎坷難行,但從政是自己的選擇,如今又揹負着法國人民所賦予的使命,總要盡力而爲,在夾縫中求出路。若能真有些許建樹,對於票投馬克宏的選民而言,也算能獲得一絲安慰。(作者爲退休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