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疫苗護照該準備了(張瑞雄)

華航與IATA合作,規劃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及新加坡等航點入境臺灣航班試行IATA Travel Pass。(華航提供)

隨着BNT疫苗逐漸到貨,國人的施打率可望逐漸提高,接下來就是要考慮「疫苗護照」的問題,對於有接種過疫苗的人,其社交活動可以比較自由,以鼓勵大家儘量去打疫苗。但是這種疫苗護照(包括從COVID-19中康復或在過去 72小時內PCR檢測爲陰性的人)在世界各地都遭到了抗議。例如在法國,超過 20萬人集結抗議所謂的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政府要求外出用餐、在酒吧喝酒、去醫院或乘坐長途火車都要提供這種通行證。

可以預見的是,任何形式的疫苗護照都會遭到政治右翼或崇尚自由人權者的強烈反對,但各國民意調查顯示壓倒性的支持。例如本週發佈的YouGov民意調查顯示,66% 的人支持疫苗護照,21%反對,13%未決定。

有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和是否使用疫苗護照息息相關,實驗參與者被要求選擇方案來對抗類似新冠肺炎這種疾病,題目是假設新冠肺炎流行有可能導致600人的死亡,但有些措施(例如使用疫苗護照)可以降低死亡人數。

實驗分兩組,第一組參與者被要求在A和B方案之間做選擇:方案A是實施疫苗護照可以救200人,方案B是不實施的話,600人得救的機率爲1/3,無人得救的機率爲2/3。在這種情況下,72%的參與者會選擇A。第二組參與者被要求在C和D方案之間做選擇:方案C是實施疫苗護照的話有400人會死,方案D是不實施的話,沒有人死亡的機率爲1/3,600人死亡的機率爲2/3。在這種情況下,78%的人會選擇方案D。

機率上來講這四個方案都是一樣的,只是描述情況的方式不同,所以政府在推廣疫苗護照時,如何形塑問題,是強調挽救生命還是強調導致死亡,至關重要。

在歐洲國家,其戰略一直是「與 COVID 共存」,沒有采取如大陸、澳洲和紐西蘭的嚴格封城措施來控制感染率。目前由於Delta變種病毒所引起的病例激增,不封城只好使用疫苗護照來降低感染和傳染。所以其說詞一直是疫苗護照只會限制那些沒有打過疫苗的人,對於打過疫苗的人沒有影響,因爲打過的人多,所以支持的人就多。

即使這樣,仍會有兩類人會反對疫苗護照,一類是那一羣絕對不想打疫苗的人,因爲除了輝瑞的BNT,目前疫苗都只是緊急授權,其長遠對身體的影響未知,是他們害怕的主要理由。

另一類人則處於光譜的另一端,認爲即使接種過兩劑疫苗,也是無法保證身上沒有帶着病毒,最近的很多例子更證實兩劑的接種後還是受到感染,所以疫苗護照沒有絕對安全的作用,反而會降低人們的警戒心,所以堅決反對。

另外各國疫苗護照的最大障礙更可能是政府各個方面的行政失誤和其他社會因素,例如僞造疫苗護照的安全漏洞,以及政府接種資料的不完整意味着人們無法下載他們的疫苗護照,或者疫苗護照所造成的歧視和隱私問題等等。

如果新冠肺炎無法完全消滅,人類勢必想辦法在不影響經濟與生活的情況下與與其共存,疫苗護照是一個不得已的辦法,除非未來科技進步,可以憑呼吸就可測出是否有病毒。(作者爲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