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戰艦「反掠海飛彈」難如登天(黃徵輝)

方陣炮(左)與公羊飛彈(右)。(作者提供)

「攻擊」與「防衛」是人類歷史最古老的矛與盾之爭。一旦矛尖了,專家就想方設法建造更堅固的盾;盾安全了,專家又絞盡腦汁研磨更尖銳的矛。這場「飛彈」與「反飛彈」之爭,目前勝出的是飛彈,而且可預見的未來五至十年,艦艇無法扭轉這一劣勢。

反飛彈的第一道關卡是「反應時間緊迫」。尤其是高度僅3至5公尺的掠海飛彈,當它越過地平線進入艦艇雷達偵測範圍,距離僅8至10公里。這時艦方擁有的反應時間,即使「次音速」飛彈也不到一分鐘,遑論如今動輒3馬赫以上的超音速飛彈,時間只有十幾秒。時間如此緊迫,艦方必須正確地做出一連串處置,諸如搜索雷達偵測來襲飛彈、追蹤雷達建立追蹤、系統解算目標航向航速以求取「前置攻擊位置」、武器指令、武器轉向對正威脅方位,以及最終發射反制武器。

反飛彈的第二道關卡是「難以偵測」。試想飛彈的外形與體積,當它對着戰艦而來,彈頭與彈翼形成的「雷達橫截面」有多小!再假如來的是緊貼着海面的掠海飛彈,浪花與水氣會干擾雷達偵測效果,又因「搜索雷達」的解析度不佳,想要在緊迫的時間內鑑別出目標是一枚來襲飛彈,難度十分的高。

傳統戰鬥系統的處理過程冗長費時,對緊迫的反飛彈作戰根本束手無策,專家這才研發出「結合『搜索』與『追蹤』雷達於一體」的相列雷達,再配以神盾系統,反應時間可壓縮到2至3秒。然而就算使用神盾系統,相列雷達對掠海飛彈的偵測能力同樣受限於解析度,因而又研發出「兼具遠、近偵測能力」的雙頻相列雷達。

雙頻相列雷達說穿了就是安裝2部、各自獨立運作的相列雷達,一部是低頻(S波段),負責偵測遠距離、高角度、大型目標;另一爲高頻(X波段),負責偵測近距離、低角度、小型目標。

X波段的解析度強,可以鑑別小型目標。S波段解析度差,但傳播距離較遠。(作者提供)

針對反掠海飛彈,除了配備雙頻相列雷達的神盾系統,其餘都力有未逮。可以預見,「雙頻神盾」未來會成爲海軍主力戰艦的標配,但目前因技術困難且價格高昂,全球僅中、美少數新造艦艇安裝了這套系統。

若缺少雙頻神盾,艦艇應付掠海飛彈的「硬殺手段」就得依靠方陣炮與公羊飛彈之流的「近迫武器」。這類武器的特色是全自動、獨立作業、集「偵測、打擊」於一體,如此才能省去複雜的「射控解算」,反正看到什麼,就朝着那個方位與仰角攻擊。

方陣炮與公羊飛彈,它的偵測雷達就在武器的正上方(圓形罩之內),再輔以紅外線追蹤儀,只要發現在射距內的目標,就朝着目標的「方位」與「仰角」攻擊,完全省去傳統的射控解算。

近迫系統看似完美無缺,其實存在兩個隱憂。一是得休息,不可能24小時開機;二是敵我不分,管他目標是什麼,只要符合攻擊條件就「殺無赦」。爲了避免誤擊友軍,只要區域內存在空中活動,例如起降直升機、無人機,艦方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關閉近迫武器。

此次俄烏戰爭中被系沉的莫斯科號,攻擊力十分強大,防衛力卻顯薄弱,因爲艦上安裝的是40年前老舊的戰鬥系統,雖然擁有多道保護措施,但所有保護始自「偵測」。若未偵測來襲飛彈,再多的保護皆是惘然。(作者爲海軍前艦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