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這場美中臺賽局贏家是誰?(賴榮偉)

裴洛西專機2日晚間降落松山機場,她身穿粉紅色套裝現身。(外交部提供)

美媒《紐約時報》的知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8月2日的專文中提到,他很質疑一向謹慎的蔡英文政府真的歡迎裴洛西議長到訪嗎?不過,無論他怎麼懷疑,現實中的裴洛西已在8月2日深夜到訪臺灣,也掀起臺海一片波濤洶涌。

在《華盛頓郵報》瑪麗安娜‧索托馬約爾筆下的「裴洛西」,長久關懷中國的民主與人權議題,成爲她不懼中共壓力的強悍來源。但她與民主黨夥伴之間的「不一樣」,如今是否進一步構成國際社會對於美國政府領導形象的質疑,損害盟友對美國承諾的信任?

俄烏戰爭其實讓美國有重拾全球霸權領導威望的機會,然而拜登今年6月在美洲峰會的表現卻令部分美洲國家領袖不引以爲然。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克里斯蒂娜‧威爾基筆下的「裴洛西訪臺」,一方面,顯示美中兩強的溝通沒抓到重點;另一方面,對國際社會展示的是「華盛頓的分裂」(schisms in Washington)(同黨之總統與議長的不同調),此等恐動搖盟友對美國領導的信心。尤其,美國長期以來在兩岸的「戰略模糊」更令國際社會摸不清裴洛西言行與白宮之間的關係。

前述,其實一直存在於美中雙強長年的不信任關係中。美國一直想要說服中國:美國「一箇中國」政策未變、議長乃私人身分訪臺、白宮無權過問裴洛西等;然而,這些理由都無法說服中國。中共認爲,美國爲何始終不瞭解中國對臺灣問題的敏感與堅持呢?1995-96年的臺海危機就是如此,如今又在復刻一次擴大版。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7月30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就斥責「雙標」:「世界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一再強調主權原則,在臺灣問題上卻不斷挑戰中國主權。」

弗裡德曼筆下的「裴洛西訪臺」是無比魯莽(utterly reckless)之舉。他認爲此際美國的首要之務乃俄羅斯,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需要中國承諾不要軍事援助俄羅斯。這是地緣政治的現實。此刻的美國無力同時應付俄羅斯以及中國。但「裴洛西訪臺」,不僅破壞兩國的合作關係,更讓習近平從國內防疫與經濟危機中解套,進一步鞏固他的統治合法性。不過,弗裡德曼也毫不避諱地強調美國必須主導兩岸關係,即使美中兩強日後因臺灣而衝突,至少也必須按照美國所期望來進行。

觀之地緣政治近日現勢,俄羅斯外長以及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已先後表態支持中國對臺灣問題的堅持與作法。根據《AL-MONITOR》的中東報導,敘利亞、伊朗兩國官方譴責裴洛西訪臺,巴勒斯坦總統府也表示支持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統一。不可否認,這些國家發言的背後自然反映中國近年經營中東勢力的決心。

弗裡德曼認爲,臺灣是值得美國軍事保護。他提倡臺灣發展「豪豬」(porcupine)策略,強化自身武力;但他也擔憂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大陸人民日益形成「臺灣問題只能通過軍事手段解決」的氛圍。其實他的論點,反映着現實主義者主張軍事有效所面臨的一貫質疑:一個武裝化的臺灣或許可以嚇阻大陸的妄動,但無法化消兩岸人民的敵意。《華爾街日報》8月3日的報導中便指出,對裴洛西訪臺的討論淹沒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博,中共當局似乎並沒進一步管制,想當然爾,其中充斥着許多激情的武統聲浪。

臺灣會不會因爲此等象徵意義的訪問而變得更加安全、繁榮?還是可能因此招致許多惡果?目前可確定的是,中共已經祭出一連串對臺經濟與軍事制裁,包括:暫停臺灣多家食品廠產品進口大陸(臺灣企業於58項食品類別的3200筆登記中,共2066筆被列爲「暫停進口」,比例近65%);暫停臺灣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陸;暫停對臺灣出口天然砂;共軍軍機21架侵擾臺灣西南空域;共軍從8月4日至7日在臺灣周邊六海域軍演射擊等。

這場美中臺賽局的發展會如何演變?換個角度,誠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所言:「戰爭下沒有人是贏家,所有人都是輸家」。國際社會擔憂臺積電因大陸武力犯臺而大大影響全球晶片供應,但與全世界緊密聯繫的臺積電其實無法憑武力而控制之。一旦發生戰爭,大家都是輸家,世界秩序將崩壞,地緣政治將徹底改變。(作者爲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