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鰉魚之鄉”同江市進京推介:探路鰉魚產業提檔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黑龍江省是內陸水域資源大省,也是我國內陸邊境水域最長的省份,全省有魚類105種,佔全國淡水魚種類的13%。

2024年4月29日下午,“百城佳品”首期活動——同江市鰉魚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孫文志在推介會上介紹,2023年,黑龍江水產品總量達到77.5萬噸,增速位列全國第二。漁業產值155億元,同比增長6.2%。

冷水漁業是黑龍江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做精做優冷水魚等特色產業,開展冷水漁業振興行動,被寫入今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鰉魚是黑龍江省大型名貴經濟魚類,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也是淡水魚中個頭最大、最長壽的魚,主要分佈在黑龍江、松花江下游流域。同江市地處於黑龍江和松花江交匯處,是鰉魚重要的天然產卵場、育肥場。

同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同江市水域發達,特別適合冷水魚生長,發展鱘鰉魚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同江也一直在致力於打造鱘鰉魚相關產業。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雪光表示,2023年同江市培育鱘鰉魚苗種10萬尾,養殖產品150噸。目前同江市已初步形成集苗種養殖加工、流通餐飲與休閒漁業爲一體的全產業鏈。

發展鰉魚特色產業

同江市位於黑龍江東北部,地處松花江與黑龍江交匯處南岸,境內江河縱橫交錯,漁業稟賦優勢突出,是赫哲族的發祥地和主要聚居區。

孫文志表示,同江市依靠自然資源優勢和赫哲族漁獵文化積澱,圍繞地域特色大力發展全產業鏈冷水漁業,將鱘鰉魚列爲特色產業優先發展序列,全力促進漁文結合、漁旅融合發展,第一、二、三產業方面都有所建樹。在第一產業方面,同江建設有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的鱘鰉魚基地;在第二產業方面,有鰉魚類預製菜品等一系列特色冷水漁產品;在第三產業方面,開發了魚皮畫、刺繡、剪紙、民俗文化多項周邊產品。

同江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林進一步指出,近年來,同江市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在鰉魚種質研發、孵化、放流、養殖等方面取得了成果,先後建設了達氏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鱘鰉魚放流站、赫哲族魚展館。涌現出衆智雲集、鰉魚部落等一大批致力於發展鰉魚產業、打造鰉魚經濟的龍頭企業,打造了鰉魚宴、鰉魚火鍋、鰉魚腸、鰉魚片、酸辣魚等一系列鰉魚產品。

2019年,中國漁業協會授予同江市“中國鰉魚之鄉”的稱號。日前,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評審,同江市再獲“中國鰉魚之鄉”“中國鱘魚之鄉”稱號。

孫文志指出,希望同江市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促進政產學研深度結合、共同發展,並聯合頭部企業,積極開發“三花宴”、“五羅宴”、全鱘魚宴等中高端產品,樹品牌、立標準,爲黑龍江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做出積極貢獻。

王雲向記者表示,接下來同江市將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抓住前端種質資源和末端市場銷售,帶動中間的養殖和加工。一方面,在前端要把鰉魚種質資源攥在手上,同江市要申請建設冷水魚產業發展園區,加強鰉魚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另一方面,在末端要狠抓市場和終端,通過市場流通、加工、銷售,將鱘鰉魚產業品牌打出去。

王雲表示,接下來同江市還要將鱘鰉魚產業與赫哲族漁獵文化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將漁業發展與文化旅遊結合起來,爲漁業發展注入文化靈魂,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讓鰉魚走出同江

王林表示,鰉魚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但這一價值的開發纔剛剛開始。本次北京之行,旨在拉開鰉魚產品市場化和產業化的序幕,讓鰉魚走出同江。

在推介會上,同江市政府與京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衆智雲集(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鰉魚產業綜合開發項目。

衆智雲集(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瑞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衆智雲集此前已在同江市耕耘多年,經過考察,公司發現同江鰉魚是軟骨魚類,全身皆可食用,由清水養殖,生長時間最少要一年,這些特質與現代人快節奏生活、食品健康需求的匹配度較高,疊加鰉魚肉質鮮嫩彈牙,營養價值高,相關深加工產品市場潛力大。

“我們對當地的鰉魚進行考察之後,只用了一個星期就拍板,一定要做這條魚。”石瑞雲表示,衆智雲集從去年6月開始研發鱘鰉魚精加工食品,目前第一期鰉魚產品已成型,包括水煮、魚排、涼菜和烤魚四個系列,共18個產品。第二期產品預計於今年7月上線,計劃推出休閒系列和常溫系列。目前衆智雲集研發的產品主要面向北京市場,未來還將面向全國其他地區,推出更多定製化產品。

石瑞雲表示,同江市本地也有鰉魚加工產品,但本土化口味居多,在適應全國其他地區口味方面經驗不足,鰉魚加工產業尚未走向品牌化和標準化道路。“我們想成爲破冰者,做出冷水魚食品加工典範,帶動當地冷水魚食品加工業發展。”石瑞雲說。

王雪光稱,當前,中國鱘鰉魚產銷行業正在快速發展和變革,需要直面問題與挑戰,持續加強行業各方之間溝通協作,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推動供應鏈的優化,提高產品品質,助力鱘鰉魚市場向多元化、高產化、高質化方向發展。

王林表示,同江市將進一步開發鰉魚產品及其衍生品,推出魚籽面膜、化妝品、保健品等,推動鰉魚產業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