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五巨頭”:一年全沒,生前曾多次違規行駛,其中一個16歲

前言

如今短視頻的爆火,使很多人一夜暴富,於是越來越多的多網絡博主,開始通過博眼球、找刺激的方式博取流量,賺取不菲收益。

而這也衍生出了一個特殊羣體:機車網紅。

他們經常發佈飆車、壓彎的視頻,來達到快速漲粉的目的,但與此同時,這些人也將自己置於死亡邊緣。

一年的時間,幾位著名機車博主先後因車禍喪命,他們中最小的只有16歲。

小魚愛吃魚

網名爲“小魚愛吃魚”的機車網紅,從出現在網絡開始,便以極快的速度走紅,最終收穫百萬粉絲。

因爲作爲一名機車博主,她同時還有着一張甜美的臉蛋和火辣身材,可以說是現實版的美女與“野獸”。

在發佈的視頻中,小魚愛吃魚在駕駛摩托車時,常常還會穿着性感的衣服,如此強烈的視覺碰撞,讓不少網友都爲她點下關注。

但年僅23歲的她在出事之後,不光沒有人同情她,反而很多人罵她活該。

原來,小魚愛吃魚爲了賺取更多的流量,在騎行時經常會做出高危動作,甚至爲了穿“黑絲短裙”,放棄那少的可憐的摩托車護具。

這個年輕女孩,就這樣肆無忌憚的疾馳在各大公路,一次兩次僥倖沒事,但厄運終究還是降臨。

在一次跑山活動中,小魚愛吃魚不斷高速壓彎,結果與迎面而來的摩托車快速相撞,小魚愛吃魚傷勢嚴重當場沒了生命體徵,而對方雖然傷勢嚴重,但好歹保住了一條性命。

原本這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可事後卻有人曝出,小魚愛吃魚是逆行壓彎,而且頭部以下沒有佩戴護具,另外還是無證駕駛,最關鍵的是,她騎的摩托車都還是借的。

可以說,騎摩托車的種種危險行爲,都讓她給佔全了,再加上她此前經常出現危險駕駛行爲,所以很多人並不感到同情,只是感嘆對方騎手的天價治療費無人負責。

雲南亮哥

都說摩托車是“肉包鐵”,可想而知騎行摩托是多麼危險的行爲,而這份危險與技術無關,更多則是因爲超速和違規行駛。

2023年,一位叫“雲南亮哥”的機車網紅同樣因車禍去世,與小魚愛吃魚相比,雲南亮哥技術更加嫺熟,是一位專業的賽車手,更是被網友稱爲“雲南車神”。

但車手再神也會有失誤的時候,而這種失誤,往往是人類肉體難以承受的。

2023年元宵節當天,雲南亮哥選擇騎摩托度過,卻沒想到,這一次他將因此離開人世。

事發時,雲南亮哥與對向摩托車發生碰撞,結果等到救護車趕來時,人早已經沒了呼吸。

雖然這次的主要責任不在雲南亮哥,而是因爲對方逆行,但因爲兩個人車速都太快了,誰也來不及躲避,這才致使慘劇發生。

安安與小嬌妻

2023年4月,機車網紅“安安與小嬌妻”因車禍不幸身亡,據悉,“安安”“小嬌妻”分別是兩個人的網絡暱稱,兩人分別是16歲和21歲。

生前他們就經常發佈飆車視頻,視頻中兩人常常穿着漂亮裙子,就連頭盔上也繫着蝴蝶結,盡顯“卡哇伊”風格。

雖然因此收穫了不少關注,但同時也將危險係數拔高了幾個維度。

就在出事的前幾天,“小嬌妻”還發布了一條視頻,雙手比心希望自己快快長高,可雖然是學生打扮,鏡頭中的“大花臂”卻格外顯眼。

爲了起到博眼球的效果,這兩個網紅同樣經常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做出各種危險的動作。

一開始,很多網友還好心的勸告兩人,希望她們能注意一下安全,可面對善意的提醒,她們的迴應卻充滿了惡意。

結果4月13日,兩人就在一次飆車中發生車禍,兩人因爲車速過快,最終撞上了路邊的隔離帶,從現場的照片來看,摩托車因爲猛烈的撞擊已經變形,就連破碎的零件也是散落一地。

而這兩個年輕女孩,在撞擊時也被甩出去了很遠,最終因爲傷勢過重當場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女孩只有16歲還是未成年,而我國只有年滿18歲後,纔可以獲取機動車駕駛證,因此她很可能是無證駕駛。

莊慕卿

莊慕卿是一位長相帥氣的小夥子,同時也是一位00後,事發時僅有21歲。

雖然可以靠顏值在網絡上混飯吃,但莊慕卿卻偏偏喜歡機車,喜歡那種在公路上風馳電掣的感覺。

此前,莊慕卿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發佈一些騎車變身的視頻,並因此收穫了不少粉絲,但他可能沒想到,自己所熱愛的機車,最終竟奪取了自己的生命。

2023年1月5日,莊慕卿所駕駛的摩托車,與另一輛機車在重慶江北區一處隧道內發生碰撞。

結果2輛車4個人無一倖免,全部喪生,雖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對向的16歲少年逆行,但莊慕卿同樣也有責任。

在事發路段,莊慕卿駕駛的摩托車,車速已經超過了120公里/小時,要知道這可是城市道路,如此車速出事也是早晚的。

馬若鬆

馬若鬆是來自寧夏的一名網紅,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另外還有兩個姐姐,可以說家境條件比較一般,但即便如此也沒能抵擋馬若鬆對於機車的熱愛。

不過關於馬若鬆的評價,似乎要比其他機車網紅更好,村長稱他是一個有正能量的人,還準備給他評取好青年。

平日裡除了駕駛機車,馬若鬆也經常和父親一起拍攝短視頻,並且還幫助當地宣傳反詐和禁毒視頻。

可當意外降臨的時候,死神可不會講這些道理。

2023年4月9日,年僅21歲的馬若鬆發生車禍,與一輛麪包車迎頭撞上,事故現場凌亂不堪,摩托車零件碎了一地,汽油也流的滿地都是。

遺憾的是,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馬若鬆最終還是沒能被救回,不過就當大家質疑是他飆車導致事故發生時,馬若鬆的父親出面澄清了。

他表示自己兒子雙證齊全,並且佩戴了頭盔護具,並沒有飆車。

可不管怎麼樣,這條年輕的生命也無法挽回了。

結語

十次事故九次快,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也能再次印證這個道理。

騎摩托車本身並沒有錯,但如果變成了“飛車黨”,以飆車、炸街來尋找刺激,那麼摩托車也就失去了本意。

安全是上路行駛的底線,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