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此時核能》全美上映 論證核能是對抗氣候異變的重要解方

奧立佛史東的新片是核能紀錄片,他主張核能是改善異常氣候的重要解方。(圖/nuclearnowfilm)

CNBC報導,曾拍過《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身》、《誰殺了甘迺迪》這些重磅電影的金獎大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最新的作品《此時核能》(Nuclear Now)在上週末於紐約和洛杉磯上映,這星期開始在全美國上映。這位大導演慷慨激昂地論證,我們應對氣候異變問題,核能是重要、必要且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

這部電影於今年1月初,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進行了特別放映,獲得極好的評價,如今推廣給一般民衆,會創造更多的討論與影響力。

史東在電影中說,核能發電最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當然值得認真研究,因爲現在的發電主要都由化石燃料推動,其燃燒排放的溫室氣體,引起的失控般的氣候變化。

史東表示,他對氣候異常的瞭解,始於觀看了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的知識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看完後深深感到不安。開始閱讀有關氣候變化的書籍,包括高登斯坦 (Joshua S. Goldstein) 與奎斯特 (Staffan A. Qvist)合著的《光明的未來》(A Bright Future)一書。書中提到一些國家如何解決氣候變化,其他國家可以效仿,該書多次提及核能,而他們的立論簡單、實用、易於理解。

但是,他也深知民衆對核能的恐懼,連自己都曾經偏向排斥。因此史東就在思考「哪裡出了問題?怎麼樣才能導正?」

史東自述,他過去也是反核的,因爲很長一段時間,聽說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環保主義者們世代相傳的反核論述。這些論述又交雜着社會對核武器的集體恐懼。他表示,核能的有益潛力並未被公衆所知,改變公衆的看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史東告訴CNBC:「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陳述事實。提供正確的消息給大衆。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相信,但有些人會有所改變。你要相信真相最終會擊敗謊言。你必須相信這一點。」

史東特別找了高登斯坦當顧問,也是紀錄片另一位主編。史東說,與書本相比,影像的效果更強大,電影不僅僅是信息。也是一種集體體驗。這就是爲什麼我真的很高興,這部紀錄片能夠在影院裡上映。

高登斯坦說:「受到社會刻板印象影響,佷多人對核能的看法是隨波逐流。也許自己沒有特別看法,但其他人都認爲核能不好,那核能可能就真的不好。」

「支持核能的人們,聲音沒有反核來的大,就不敢多說,也很害怕。」

根據美國蓋洛普 (Gallup) 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美國人對核能的看法在過去十年間波動不定,但是已經普遍增加。2022年,55%的美國人強烈與傾向贊成「使用核電」,這是自 2012 年以來的比例。

史東說,這部紀錄片的傳達了現在的能源需求量,以及其他競爭國家(比如印度和中國大陸),他們能源需求增長,未來將需要更多電力。

「我希望這部電影給觀衆較宏大的世界觀,我們必須看向世界的發展趨勢,不能只呆在美國的安全後院,做一些安全的事情,比如煮飯和開車。」

當然,有支持就有批評,美國的反核者就批評這紀錄片沒有說核能負面的部分。曾經擔任美國核管會(NRC)主席的反核人士雅茲科 ( Gregory Jaczko )說:「史這部電影令人失望,它神話了核能。錯誤地將核電的無能,歸咎於人們對輻射的恐懼,而且忽視其他拯救氣候的替代方案。」

雅茲科說,今天核能沒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核能價格昂貴,而且管理不善。

「核電的主要主要問題是成本競爭力、運營效率低下、工程弱點、管理無能和設計錯誤。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另一個問題是,建造核反應爐所需的時間太長。」

對於這些批評,史東表示,更突顯有必要製作這部紀錄片,因爲核能是一種未被充分認識,和經常遭到誤解的氣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