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小紅花思維”,藏着孩子沒出息的真相

獎勵是把雙刃劍,它會給孩子動力,卻也會讓孩子失去爲自己變好的機會。

被內驅力主導成長的孩子,纔會產生刻在骨子裡的自律和努力。

作者 | 楓子

前幾天去朋友家串門時,她跟我分享了一個育兒小妙招:

一盒小紅花。

只見她對着不想吃飯,一心看電視的兒子昊昊說:“把飯吃完就獎勵一朵小紅花,吃得快再獎勵一朵小紅花哦。”

昊昊立馬關上電視,乖乖跑去吃飯了。

期間,朋友還各種花式誇,昊昊吃得更起勁了。

朋友一臉得意地告訴我,小孩子都是順毛驢,教育他們,就是要誇,要獎勵,他們纔會聽你的。

的確,誇獎能給孩子帶來動力。

但看到昊昊搭個積木也求誇,繫個鞋帶也索要小紅花時,我卻不免有些擔憂。

《驅動力》一書也指出:

外部動機只能帶來短期的爆發,但其效果會逐漸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們繼續這項工程所需的長期積極性。

父母這種試圖通過獎勵、誇讚來調動孩子行爲的“小紅花思維”,看似是在激勵孩子,實則是在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德西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你想過沒,一旦你習慣用外在獎賞而非興趣、好奇心獎勵自己,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買不起興趣和好奇心了?”

爲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做了一個實驗:

他隨機抽調兩組學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只不過,第一組被提前透露,解題有獎勵,而第二組則什麼都沒承諾。

做題30分鐘之後,他便讓學生自由休息。

結果他發現:

無獎勵組的學生,即便在休息時間,仍沉浸在解題的興致中。

而有獎勵組,雖然一開始特別努力去解題,但在休息時間,卻只想着拿獎勵,早把解題忘在腦後。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當一個人進行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外在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的吸引力。

教育也是如此。

當我們幻想用獎勵來讓孩子達到某項目標時,獎勵,已經變成了一種行賄手段,在無形中扭曲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動機。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5歲女孩,繪畫很有天賦,總是能畫出一些想象力豐富的圖畫。

媽媽爲了提高女兒繪畫積極性,便經常以買零食、延長玩樂時間作爲獎勵,讓女兒多學多畫。

起初,女兒確實樂於每天多畫幾幅畫。

但後來,女兒卻和媽媽談起了條件,不僅對獎勵的要求越來越多,也完全沒有了那份對畫畫的熱愛。

很多時候,父母獎勵孩子的初心,大抵是希望促進孩子的成長。

然而,所有的獎勵,早已在暗中標好了籌碼。

當我們通過獎勵換來孩子短暫的配合時,也在不經意間犧牲掉了孩子原有的興趣和內在的動力。

如果說,物質獎勵像是行賄,口頭誇獎,則像是操控。

美食博主@陳可沫曾分享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有一次,她忙着拍視頻,便叫女兒給自己倒一杯水喝,眼看女兒就要把水端過來時,女兒卻突然停住腳步,好像想起什麼似的,問道:

“媽媽,給你倒水,是不是有誇獎的?”

她一下愣住了,反問:“如果我不誇你,你是不是就不打算把水端過來了?”

沒想到,女兒竟脫口而出:“沒表揚的事我可不做!”

女兒的話,如同一盆涼水,澆得她透心涼。

她因爲從小在父母的打壓和否定中長大,深諳其中的痛楚。

在爲人母后,她就下定決心要讓誇獎和讚美成爲女兒生命中最亮的光。

平日裡,無論女兒做什麼,做得如何,她都會在一旁各種誇讚:

寶貝,你飯吃得真快;寶貝,你寫字真好看;寶貝,你真的好聰明……

在她的讚揚聲中,女兒確實聽話又乖巧。

但這種教育的弊端也逐漸顯露:

女兒做什麼事好像都是爲了表揚,要是沒表揚,就悶悶不樂;

平時,女兒也只聽得進表揚的話,聽不了半句批評。

爲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一位教育家一針見血指出:

說到底,誇獎的本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操控。

無形中,讓孩子把外在的誇獎作爲了自己的目的,並確立自己的價值。

這個過程,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原本的內在動力也就被削弱了。

看到這裡,有些父母可能會疑問,不能誇,也不能獎,那應該如何驅動孩子呢?

山東一位叫孔凡靜的媽媽給出了答案。

一天,兒子回到家裡,突然問她:

“媽媽,我考了100分,你怎麼獎勵我?”

她很疑惑,自己從未對兒子承諾考好了會有獎勵,兒子爲何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兒子卻反問,班上的同學考好了都有獎勵,爲什麼我從來沒有獎勵?

媽媽的一番話發人深省,她說:

“你學到了東西,取得了成績,受到了賞識,內心也得到了愉悅,這本身就是最高的獎勵啊!”

拒絕二次獎勵,讓孩子去體會,感受,並享受學習本身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感,讓內驅力自然成長,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驅動。

還記得谷愛凌嗎?

一直以來,媽媽對她的教育都是不干涉,不強迫,多體驗,多享受。

所以,即便學習很難,她卻享受解題的快樂,一年就讀完兩年的課程,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斯坦福;

即便訓練很苦,她也沉浸在飛翔的爽感中,每天堅持滑雪訓練,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發燒受傷,從沒有喊過一句苦。

她說:“雖然累,但是樂在其中,我覺得這是每個人在爲自己的愛好付出時都會有的感受。”

是啊,因爲喜歡,所以一往無前;因爲獲得成就感,所以就更喜歡。

刻在骨子裡的自律與努力,是因爲心中翻騰着熱愛的火花。

《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正確的問題不是“人們如何激勵他人”,而是“人們怎樣才能創造條件讓他人激勵他們自己”。

把它放在教育中就是:

我們的重點不是如何激勵孩子,而是如何創造條件讓孩子激勵他們自己。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 用鼓勵代替誇讚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誇讚,雖然一開始對於孩子明確努力方向,是好用的,但本質上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操縱”。

我們要爲孩子提供的應該是非干涉性的援助,也就是“鼓勵”——發自內心的認可。

家庭教育家王宏就曾提出“鼓勵三段論”,幫助父母們塑造孩子。

第一步:客觀描述你所看見的好現象,如:媽媽看到你寫作業特別認真,都沒有分心。

第二步:描述你的積極感受,如:媽媽覺得很高興。

第三步:總結孩子值得被鼓勵的地方,強化正確行爲。

如:你能剋制住自己,一心一意完成作業,這就叫自律,你一定很爲自己驕傲。

父母的這份關注與看見,會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克服困難的信念感。

一份真誠的鼓勵,就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助推器。

2. 用慶祝代替獎勵

江蘇宿遷,曾有一位爸爸,爲慶祝兒子考了7分,竟然放了一車煙花來慶祝。

當時,很多人對此啼笑皆非,才7分而已,家長就買了1000多塊錢的煙花慶祝,這家長的心得多大呀!

但爸爸的回答,卻讓人覺得很暖心。

原來,兒子成績一直不太好,考試經常得0分,這次竟然考了7分,取得了進步,他便想着慶祝一下,表達肯定。

而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兒子下一次就考了57分。

從0分到7分再到57分,爸爸無比高興地告訴大家:

“他現在特別認真,他自己激勵自己。”

慶祝與獎勵不同,獎勵是事前的利誘,容易導致孩子過分依賴外部獎勵。

慶祝,則聚焦於孩子當下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對孩子付出努力,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的肯定。

父母爲孩子的每一次喝彩,都如同陽光灑在幼苗上,會給孩子力量和信心,點燃他們內心的小宇宙,釋放無盡的可能。

教育家尹建莉曾說:

“孩子內在動力本是與生俱來的,可父母卻在日積月累的歲月裡,用錯誤的方式破壞孩子的內在動力。”

保護好孩子的內驅力,是父母的必修課。

比起用獎勵利誘,拉着孩子奔跑,讓孩子享受事情本身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更能讓孩子跑得遠;

比起用表揚操控,推着孩子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認同,更能促進孩子成長。

一個孩子,只有真正地被關注,被看見,被賞識,他才能生出無限信心和勇氣,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活出自我。

點個贊吧,讓我們一起努力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育兒路上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