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卻愈減愈肥?醫揭5大減重迷思 168斷食也在列

減肥卻愈減愈肥?醫揭5大減重迷思,168斷食也在列。(示意圖/Shutterstock)

嗜吃美食的小高(化名)年僅40歲就罹患糖尿病主因是肥胖及不愛運動。他身高175公分體重達9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爲31,屬中度肥胖。他雖曾斷食減肥,但每次都撐不久,愈減愈肥,最後考慮改做減重手術。 但小高查資料發現,減重手術的適應症條件之一爲BMI大於35。他爲了「達標」,把自己吃胖到110公斤後纔去掛號。但他的行爲,可把醫師給驚呆了。

●近半數的臺灣成人有減重需求

事實上,像小高一樣渴望減重並回到健康體位臺灣成人不少。依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2019年所做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臺灣18歲以上成人的過重或肥胖盛行率爲47.9%,其中約22.5%的人即是肥胖,且以男性居多。

換句話說,近半數的國人有減重需求,使得減肥幾乎成了全民運動愛美人士更是奉減肥爲一生志業

但減重不只是追求好看的體態,也是爲了挽救健康。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相較於體位健康者,肥胖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7倍。

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補充,國人十大死因中也有八項與肥胖相關,除了糖尿病以外,還包括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病變、腎炎、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減重失敗5大迷思,讓人總是無法達成目標。(示意圖/Shutterstock)

●減肥屢戰屢敗 可能卡在這些迷思

既然如此,爲何很多民衆都像小高一樣,減肥屢戰屢敗,總是看不到成效?根據國健署和臺灣肥胖醫學會於3月4日世界肥胖日前夕共同辦理的記者會內容,可歸納整理出國人的減重五大迷思。打破迷思,纔有機會瘦回健康體態。

迷思一:設定錯誤的減重計劃

太多人設定不可能的目標,例如想一次減掉20公斤,因此就開始過度節食,或做大量的激烈運動。楊宜青指出,減肥方法太激烈,儘管體重可能因熱量消耗而迅速減去,卻因無法維持長久同樣的方式,也會造成體重急速反彈,無法真正瘦身,俗稱溜溜球效應。

臺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表示,務實的減重計劃需設定期限,以3~6個月爲期進行,因爲減重時間拉得太長容易疲乏,壞了計劃。此外,每次進行應以減掉原本體重的5~10%爲目標,再透過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逐步達標。

「理論上,務實的減重計劃可月瘦1到2公斤。」但倘若減重成果不彰,也不建議直接吃藥治療。張皓翔說,醫療團隊會找出是計劃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說不定只是患者的飲食控制沒做好,「揪出被忽略的環節就有機會改善。」

迷思二:太依賴短期見效的減重方法

幾年前流行生酮飲食,與日本減肥法達人桐山秀樹所提倡的斷糖食相似,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以蛋白質及脂肪作爲熱量的主要來源。最近則風行168間歇性斷食,每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剩下的16小時必須持續空腹,只能喝水、無糖茶、或黑咖啡。

無論是生酮飲食或168間歇性斷食,網路流傳的「特殊減肥法」都稱可短期見效,也永遠比正統減肥法受歡迎。但楊宜青不諱言,特殊減肥法不易持之以恆,「美食當前,你嘴巴真的能一直緊緊閉着嗎?」反而容易使減重破功。

賈淑麗強調,能維持長久體重控制的正確方法,仍是老生常談的「健康吃、快樂動」。也就是每天吃足量蔬果,維持健康均衡飲食,並且每週規律運動3次以上。她說,想要更有動力地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嘗試揪團運動吧!」

迷思三:迷信來路不明或誇大效果偏方

相同地,部分民衆寧可相信電視或網路廣告宣稱的減肥聖品,也不願意少吃多動。楊宜青說,診間看過太多類似的個案,吃到的可能是排出水份利尿劑,但副作用包括脫水或虛弱,並非成功且健康的減重,還可能因所謂的「聖品」害了健康。

迷思四:以爲抽脂或減重手術是最佳利器

BMI值大於27的肥胖者,部分的人會傾向花錢抽脂或接受減重手術,包含知名藝人白雲、劉曉憶沈嶸陳今佩等人,也不吝於在媒體鏡頭前討論減重手術帶來的效果。透過媒體的宣傳放送與推波助瀾,易使民衆把手術當減重捷徑

楊宜青特別提醒,藝人在媒體鏡頭前多半不會提到術後風險。他以外科減重治療爲例,目前的主流是縮胃手術及胃繞道手術,都是透過限制食量及營養吸收來達到減重效果,但副作用包含維他命不足,進一步造成掉髮或皮膚乾燥等。

況且,並非每人都可開刀。楊宜青說,患者必須符合BMI值高於35,且因肥胖造成各種共病而健康亮紅燈的人,術前需要接受充分的評估纔可進行。若接受手術,務必要長期配合補充營養品,以降低副作用影響。

迷思五:認爲管理體重是自己的責任

2019年有一項跨越五大洲的國際大型調查,蒐集了14,502名肥胖者及2,785名醫師對減重的就醫認知。研究結果顯示,近7成的肥胖患者渴望醫師和他們討論體重,但醫師卻認爲病患對體重控制沒興趣,醫病之間的認知有極大落差。

張皓翔指出,臺灣也有做過類似的調查,研究結果相似。研究發現87%的民衆打算減重,卻僅有22%的人與醫護討論過體重控制。那些有減重意願卻不主動求助者,33%是認爲體重管理是自己的責任,28%是考慮經濟能力不足。

楊宜青說,把減重當作自己的事,很可能是擔心自己被歧視或被標籤化。但文獻證實,有專業的醫療介入,更能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況及根本原因,找到最適合患者本身的減重計劃,比自己盲目地減重更有效果。

世界肥胖聯盟特別把英文的肥胖(Obesity)拼法反轉成Ytisebo,新的造詞是爲讓民衆瞭解肥胖是一種病,減重不能單靠意志力。楊宜青藉此呼籲大衆,應消弭對肥胖者的歧視、避免標籤化,友善正向的氛圍才能促使肥胖者願意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