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震災的機會!利用「地形變化」來解讀斷層活動

活動斷層監測分佈圖。(圖/中央地質調查所)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震醒全臺,引起大家對地震的重視,2016年2月6日「美濃大地震」重創臺南;17年間,臺灣人對地震有更多的瞭解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地震研究,他們認爲,瞭解地形變化,就能解讀斷層活動,掌握住斷層的異常行爲,就有機會適切做出迴應。

高爾夫球場面目全非。

臺灣位在環太平洋區地震帶,只要居住在這座島上,就無法避免災害性地震的發生,但是藉由瞭解地震發生的原因影響卻可以減輕傷害。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的資料提到,斷層活動觀測是地震研究、地震災評估和地震減災所不可或缺的作爲。多年前921地震對臺灣社會、經濟和民生衝擊和破壞,使得地震研究工作在當前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地表裂痕穿越房屋

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資料,臺灣災害性地震肇因於斷層活動,爲了解讀斷層活動,利用地形變動觀測,長期監控臺灣地區斷層兩側相對運動,掌握斷層異常行爲,以便適切地做出迴應。資料指出,斷層活動的型式可以分成「無震期」和「地震時」的運動,「無震期」斷層兩側地塊緩慢潛移,逐漸累積應變直到超過巖體強度,然後巖體破壞產生地震;而「地震時」斷層兩側地塊快速的做相對運動,將巖體應變能量瞬間釋出,然後再進入無震期潛移活動,這樣的過程周而復始,「因爲地下斷層兩側在無震期的潛移運動,可以表現在地表的地形變化,因此地形變動觀測便是瞭解斷層活動的利器。」

救災還在持續中。

近年來隨着科技發展,地震觀測已由過往的被動偵測定位,拓展至主動監測斷層活動。研究顯示,斷層分成潛移區和閉鎖區,潛移區平常持續移動變位,地震規模較小,而閉鎖區則在常時並不活動,直至兩區界面應變累積至岩石強度以上,閉鎖區則發生破壞位移形成規模較大的地震。但是應變累積時間並非呈線性週期,所以地震頻率也非規律出現。因此斷層活動監測利用地形、地質、測量地球物理化學方法觀測斷層潛移現象,進行地震再現分析,期望藉着判別斷層潛移區活動異常,顯示閉鎖區域可能活動的地震前兆,適切地做出預警或減災措施

▼救災人員非常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