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影響口湖生態養殖文蛤生長 收成僅三分之一

降雨影響雲林縣口湖鄉生態養殖文蛤生長,收成僅三分之一。(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降雨影響雲林縣口湖鄉生態養殖文蛤生長,收成僅三分之一。(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鳥仔區生產班」,訴求不抽地下水生態養殖文蛤,吸引許多注重食安消費者,近日收成文蛤,產量僅以往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在於日前連續降雨,導致水質鹽度變淡,影響文蛤生長,不過生產班還是堅持友善安全養殖,希望永續經營,打響口湖優質文蛤名氣。

觀樹教育基金會爲友善土地,協助成龍溼地附近漁民進行「不抽地下水養殖」計劃,生產穩定後,由漁民組成「成龍溼地鳥仔區生產班」,最近漁民收成文蛤,發現有許多文蛤死亡、受損,原本4分半地漁塭可收1萬5000臺斤,如今僅剩5000臺斤,損失慘重。

生產班郭姓漁民表示,他以生態養殖方式養文蛤,過程不施藥,只能用一些自然資材,例如石灰可以調整酸鹹值、沸石粉可吸附有害的氨及硫化氫,但日前的雷陣雨與連續降雨,導致池水鹽度改變,雖緊急引水因應,但仍出現大量死亡情況,目前只能用人工挑選健康文蛤,藉由零售減少損失。

郭姓漁民說,原本盤商打算要整池收購,但因產量不夠,加上人工挑選文蛤要花費很多時間,盤商最後只買一部分,還好網路上已有一批忠實顧客,這幾天有接到一些訂單,不至於血本無歸。希望漁政單位日後能針對愈來愈極端的氣候,替漁民規畫因應方法。

觀樹教育基金會指出,基金會除協助漁民進行「不抽地下水養殖」,還有高鹽度養殖與生態養殖,高鹽度養殖的文蛤生長較慢,但肉質更佳;生態養殖與蝨目魚、變身苦、白蝦混養,藉由生物鏈讓文蛤更健康,目前最困擾漁民的就是氣候問題,須設法加以克服,才能讓優質水產永續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