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式微影之父、臺積電前研發副總 林本堅 出掌清大半導體學院

林本堅

爲打造半導體產業爲臺灣護國羣山,且因應半導體人才短缺問題,清華大學成立半導體學院,並找來半導體界「浸潤式微影之父」、臺積前研發副總林本堅擔任院長。在27日揭牌典禮中,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包括力積電董座黃崇仁、世界先進董座方略、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敦泰董事長鬍正大等產業界大老均到場參與。

半導體產業人才短缺一直是嚴重挑戰,立法院於5月三讀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開放企業出資協助國立大學培育重點領域產業人才,包括臺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等四所國立大學,均設立半導體學院並依計劃展開招生活動。

蔡英文強調,成立半導體學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表達國家對產學合作,以及培養下一代人才的重視。特別是面對疫情挑戰,全球經濟情勢轉變,全世界都看見臺灣在產業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爲把握既有優勢,加速提升研發量能,培養高階人才,讓半導體技術持續進步,也要讓產官學能更加緊密合作,強化臺灣半導體產業下一代競爭力。

清大半導體學院27日舉行揭牌典禮,清大校長賀陳弘表示,清大致力於培養半導體創新人才,而守護者就是林本堅,目前這個學院已經錄取80位碩士生與12位博士正取生,並有臺積電、力積電、世界先進、欣興、美光、聯詠、環球晶、聯電、聯發科等共11家國際大廠參與支持。

林本堅表示,半導體產業需要很多互助合作及溝通,因此領導者除具備理工基本功外,還要同時兼具專才及通才。半導體人才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好幾千人,儘管有人認爲,以就業量的角度來看可能不需要半導體學院,只要把理工基本功學好即可,但成立學院的目標爲了培育領導者,鞏固臺灣半導體世界第一流的地位。

對於半導體技術發展趨勢,林本堅表示,就製程推進與微縮來看,3奈米之後要再微縮下去是吃力不討好,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可以不用再繼續向下微縮。其中,先進封裝是方法之一,雖然不一定省錢,但卻是一個增加效能(performance)的方式,而優化運算架構也可以改善效能。

林本堅表示,由於微影技術及產能的投資成本很高,若花大錢只能微縮一點點,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製程繼續推進的成本會愈來愈高,就像中芯國際雖然受到美國管制,但不一定要用到極紫外光(EUV)設備,以中芯現有設備就可以推進到5奈米,實際上能否做到,端視技術研發功力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