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4周賣了不到100輛 路特斯中國復興計劃受挫

2024年首月,路特斯遭遇了“開門黑”。

根據上險量數據,2024年前4周,路特斯全面電動化轉型後的首款量產車型Eletre銷量分別爲46輛、7輛、9輛、4輛,4周累計銷量僅66輛,已經連續三週銷量在個位數。

基於上述銷售局面,1月18日,路特斯也加入了降價潮,Eletre加推了一款入門款車型,售價爲72.8萬元,入門門檻直降10萬元。與此同時,路特斯首款純電轎跑Emeya也正式上市,售價區間在66.8萬~118萬元,最低售價也低於此前市場預期。

路特斯Emeya中文名定爲繁花,對於路特斯而言也是一款重要車型,它的到來讓路特斯“3+3”產品矩陣形成規模效應。但從目前來看,Emeya的銷量也難以談得上規模效應。該車在1月8日~1月14日這周開始有上險量,交付首週上險量爲4輛,1月15日~1月21日衝高至25輛後,在1月22日~1月28日便又回落到1輛,三週的累計上險量僅30輛。

這也意味着,路特斯2024年開年前4周兩款車的累計銷量僅96輛,這樣的銷量顯然無法支撐路特斯“借電”復興的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路特斯首款車型發佈於1948年,曾是與法拉利和保時捷齊名的跑車品牌。但從90年代開始,專注於小衆超跑市場的路特斯逐步陷入經營困境並長期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路特斯銷量僅1600餘輛。

在2017年被吉利控股集團收購後,路特斯發展路徑發生了根本性轉變。2018年10月,路特斯推出了“Vision 80”品牌復興計劃,宣佈向全面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定位上也朝大衆市場方向拓展。

過去的五年被路特斯稱爲“Vision 80”品牌復興計劃的上半場,而2023年是路特斯全面轉型電動化後首款量產車Eletre正式在國內開啓交付的一年,正是路特斯轉型的關鍵之年。

爲了開啓復興的下半場,路特斯制定了3年3款全新純電車型的產品規劃,還在正式交付前夕的2022年11月,“挖”來了林肯中國原總裁毛京波擔任路特斯中國總裁。

業內曾對毛京波執掌路特斯中國抱有很高的期待,她在林肯中國的成績斐然。在她任期的四年中,林肯共推出三款國產車型,年銷量從5萬輛左右躍升至9萬多輛。在此之前,毛京波還曾擔任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對於毛京波的到來,路特斯集團首席執行官馮擎峰也曾寄予厚望,他表示,作爲實現路特斯“Vision 80”計劃的重要一步,毛京波的加盟,將進一步加速路特斯的品牌復興與騰飛。

但毛京波領導下的路特斯中國在交付首年並沒有“一路繁花”。路特斯還沒有公佈其2023年的銷量數據,僅宣佈在全球共收穫了約1.7萬個訂單,其中包括Eletre和Emira兩款車。記者查詢汽車交強險數據發現,路特斯2023年全年上險量爲2209輛,與之前定下的銷量目標相去甚遠。

去年路特斯決定赴美“借殼上市”時曾公佈,2023年~2025年間,路特斯銷量預計將實現88%的複合年均增長率。2023年,路特斯預計全球累計銷量約爲2.2萬輛,Eletre車型銷量達到1.8萬輛;2024年預計全球累計銷量爲5.6萬輛;2025年預計全球累計銷量達到7.6萬輛。

此前,路特斯如今的股東吉利控股集團也爲其定下了一個不小的銷量目標,即10年後,路特斯品牌預計年銷量將從2021年的1710輛增長至15萬輛,增幅接近100倍,而中國正是路特斯銷量增長的關鍵市場。

事實上,中國市場確實是全球電動車發展最快的市場。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31.6%,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比例高達65%。爲借力中國新能源汽車浪潮,路特斯武漢工廠的年產能也設計爲15萬輛,以匹配上述年銷量目標。

但是,中國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最爲激烈的市場,路特斯不僅要面對來自老牌豪華品牌如保時捷的競爭,還要應對來自中國自主品牌如比亞迪仰望等的衝擊。上險量數據顯示,售價高達109.8萬元的仰望U8(參數丨圖片)在今年前4周的銷量超1500輛,遠高於路特斯的銷量水平。

多位車企高管均向記者表示,2024年,中國車市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今年,華爲與北汽藍谷、江淮汽車合作推出的車型都會進入路特斯的定價區間,想要在復興計劃的關鍵一環——中國市場突圍,毛京波執掌下的路特斯中國面臨的壓力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