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推薦中小學生讀物 本土創作倍受重視

繪本作品《SDGs悅讀行動:你從這一天開始說自己的故事!》探討了自我認同及包容差異等議題。(維京出版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結果出爐,共計選出8大類652種推介讀物,內含70本評審特別推薦的「精選之星」,評選標準則特別重視本土創作。

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須文蔚指出,2023年是新冠病毒疫情解封的一年,在2022年底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測」(NAEP)公佈的調查顯示,九歲孩子的數學與閱讀分數,出現了30年來最大幅的下滑,閱讀絕對是後疫情時代要急起直追的要務。此外,2023年也是AI技術成熟問世的一年,然而但凡需要仰賴人類情感、創作、同理、詮釋和協作溝通等工作,仍是AI還無法取代的領域。

本次評審委員重視本土創作,其中含括了12種以國家語言創作的作品,例如《做夥來踅大稻埕》是結合在地人文特色及想像的臺語繪本;以馬祖歲時節氣爲主軸描繪日常《每蜀日都是好日子:日日都是好時光》是首部以馬祖語創作的圖畫書;《臺語心花開:學臺文超入門》則以淺顯之筆開啓學習臺語之門。

此外,富有在地關懷的本土創作及迴應時代議題的作品更是在評選中脫穎而出,例如《有故事的郵票:臺灣囡仔古》從郵票展現各族羣的傳家故事,提供大衆認識文化的視角,漫畫作品《守娘》以新時代眼光詮釋民俗傳奇,並呈現清代臺灣女性羣像。

反映時代性作品中,如繪本作品《SDGs悅讀行動:你從這一天開始說自己的故事!》探討了自我認同及包容差異等多元議題;《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AI生態系需要文理兼具的未來人才》則以近年全球熱議的AI入題,說明其應用與趨勢,期使青年學子培養國際觀點,並具備社羣媒體識讀與調適能力。

須文蔚指出,在此人工智慧技術猛進的時代,更凸顯了閱讀的意義,拓展閱讀人口的同時,選書也展現出臺灣閱讀環境中無可取代的「詮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