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3半導體大老華山論劍 臺積電點出2大挑戰

◎臺積電歐亞業務、研究發展技術研究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

以臺灣半導體產業來說,在有限的環境下,臺灣必須往外走,到什麼地方要做什麼事情,都要根據當地的狀況作出不同的佈局,都是挑戰,而可看見的兩大挑戰就是,首先,全球人才不足,未來幾年半導體人才需求一定會上去,但人口負成長下,必須深思如何鼓勵人才加入;再者,就是要有開放性的思考,接納不同市場的文化。

疫情把加速數位轉型加快10~15年,全球公司都在找出一個可以解決的辦法。過去30年全球半導體發展出的產業運作方案模式,在疫情的衝擊下,突然間大家要做之前沒做過的事,從經濟面角度來看,似乎不是這麼自然的事情;且更重要的是,這攸關一個成本的問題,是否可以將該成本反映到客戶身上,客戶是否願意接受,假設最終要公司自行吸收,不排除會衝擊到營運,這都是必須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

2023年產業供應鏈管理其實不是太大問題,地緣政治纔是,由於供應鏈管理和地緣政治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客戶的分佈上,當下整個產業鏈都正在當中尋求訊息和平衡。長線來看,有鑑於地緣政治,全球佈局是勢在必行,必須進一步定義問題、時間軸,將關鍵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他也聊到,日月光總員工數爲10萬人,其中有6萬人位於臺灣,其他4萬分布在全球各個廠區,根據當地不同的文化、全球佈局勢在必行。

◎高通資深副總裁暨首席營運長陳若文:

過去2~3年因爲疫情導致如今得面臨很多亂象,當下所面對的亂象其實不是供需造成,反而是人造成的,在疫情環境下造成過度囤貨,造成奇異的供需曲線,但若進一步觀察,高通去年營運表現大幅成長,但2022年很多成長其實是從2023年借來的,若將疫情造成的扭曲扣掉,其實2021年、2022年高通成長趨勢是平穩的、向上的。他也談到,高通有一半的員工不在美國,甚至有一半員工不是美國出身,故由這部分來看,高通是非常開放性的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