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環打破藩籬 啓聰學生完成共融展演

耶誕節前夕,透過科技手環的幫助,讓雙園國中舞蹈班與啓聰學校的學生共同完成,透過「舞蹈」而有了心的連結。(黃思華提供)

在聾人學生表演者感受情緒振動的同時,聽人學生表演者也從互動過程中,更熟悉與認識彼此。(黃思華提供)

耶誕節前夕,透過科技手環的幫助,讓雙園國中舞蹈班與啓聰學校的學生共同完成,透過「舞蹈」而有了心的連結。(黃思華提供)

在聾人學生表演者感受情緒振動的同時,聽人學生表演者也從互動過程中,更熟悉與認識彼此。(黃思華提供)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耶誕節前夕,雙園國中今天舉辦一場溫馨的表演活動,透過科技手環的幫助,讓雙園國中舞蹈班與啓聰學校的學生共同完成,透過「舞蹈」而有了心的連結。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黃思華所執行的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補助計劃「聽聽易世界:共融藝術─利用無障礙互動科技聽見表演」,主要探討聾人表演者配戴振動科技手環後,是否比配戴前更能感受到其他表演者情緒,且更具同理心。

黃思華說,聾人學生與聽人學生兩者平時幾乎不會互相交流。此次活動主要提升聾人表演者演出時情緒的感受,透過配戴振動科技手環,紀錄學生表演者演出當下的心率訊號,進而傳送情緒振動給其他指定的學生表演者,使聾人學生與聽人學生表演者間,不再單靠視覺做爲認知理解的來源。透過觸覺,感受彼此情緒波動,以增加演出時的效果。在聾人學生表演者感受情緒振動的同時,聽人學生表演者也從互動過程中,更熟悉與認識彼此。藝術成爲聾人與聽人間互動連結的媒介,而科技輔助成爲彼此溝通的橋樑。

今天的表演活動在臺北市立雙園國中舉行共融藝術展演。本次演出邀請五位臺北市立雙園國中舞蹈班學生許採妮、李宗慧、柯茗傑、林亦宣、林恩雅,與三位臺北市立啓聰學校國中部學生阮日草、杜秉樺、蔡承鈞一同參與。國科會人文處長林明仁也受邀前往欣賞。

林明仁表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最後還是需要對人的感受去做協助的。黃老師的計劃是真正得利用科技,將兩個原本交流上有困難的羣體,可以互相聯結起來。希望這隻計劃在明年的期末展演,可以有更成功,讓大家能更瞭解科技如何協助大家的互動。

立啓聰學校校長趙麗華表示,透過與外校學生互動,除了有助於我們學生對於肢體動作上的開發有更近一步理解,也增加了孩子們與他人的接觸機會,並建立自信心,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演出中也感受到共融藝術精神,着實令人感動。

雙園國中校長白玉鈴表示,我們鼓勵學生生活中有更多不同的體驗,此次與臺北市立啓聰學校的合作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透過與聾人學生合作,更能認識不同羣體並且同理,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很特別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