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銅鑼新廠啓用 總統及中外嘉賓冠蓋雲集

力積電銅鑼新廠啓用。(李京升攝)

蔡英文總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苗栗縣長鍾東錦等人到場參與剪彩儀式。(李京升攝)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力積電)2日舉辦銅鑼新廠啓用典禮,總投資金額超過3000億元的12吋晶圓廠,已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將成爲力積電推進製程技術、爭取大型國際客戶訂單的主力平臺。

力積電苗栗銅鑼科學園區新廠剪綵啓用儀式冠蓋雲集,包含蔡英文總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苗栗縣長鍾東錦,以及美國在臺協會處長孫曉雅、印度、日本、法國駐臺代表、日本宮城縣知事以及國內外半導體上下游廠商高階主管,約有700多人到場。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銅鑼新廠於2021年3月動土興建,疫情期間該公司全體員工總動員與協力廠商合作,不間斷趕工興建廠房、安裝機器設備,還是要耗時3年新廠才能落成啓用,截至目前此項12吋晶圓廠投資案更已耗資逾800億元,足見半導體新產能的建置,確實擁有極高的時間、技術與資金門檻。幸好該公司快速決策並採取建廠行動,否則近年國際通膨帶動各種原物料成本高漲,這座新廠的建置成本勢必更高。

他說,力積電目前蓋了8個廠房,未來至少還要再蓋4個廠,將臺灣技術拓展出去,而臺灣半導體世界聞名,產出效率也屬臺灣最好,臺積電更是世界龍頭。

黃崇仁提到,8年前半導體產業才正起步,經過蔡總統8年努力,帶動半導體產業,更連結學術界成立半導體學院,如今臺灣有兩大優勢,其中之1就是半導體產業,佔全世界50%、每年產出半導體7、80萬片晶片,另外則臺灣海峽航道,也讓臺灣半導體產業走向國際。

力積電銅鑼廠區土地面積逾11萬平方公尺,甫落成啓用的第1期廠房擁有2萬8000平方公尺的無塵室,預計在此新廠建置55、40、28奈米制程月產能5萬片的12吋晶圓生產線,未來隨業務成長,仍可在銅鑼廠區興建第1期廠房,繼續將2x奈米技術往前推進。

黃崇仁指出,地緣政治衝突已逐漸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在各大國際半導體IDM、IC設計公司重新思考產銷韌性、AI應用引爆半導體晶片新商機的關鍵時刻,銅鑼新廠啓用,恰好能滿足大型客戶建構韌性供應鏈的策略需求,對力積電的未來營收揚升將有顯著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