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邀習來臺喝珍奶 何妨先凍臺獨黨綱

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先後表示想請習近平喝珍奶吃芒果冰,但被國臺辦接連回應別再自討沒趣。其實兩人若真想邀習來臺灣嘗小吃,倒是可聽聽美國三學者的建言,先凍結臺獨黨綱再說。

美中元首在舊金山「拜習會」後,一連串有關緩解臺灣問題的舉措逐步推出,當中以美國三名重量級學者葛來儀、白潔曦與柯慶生的聯名文章最直接。文中呼籲賴清德若勝選,應考慮凍結臺獨黨綱,讓維持現狀承諾更有分量和可信。

賴清德自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蕭美琴兩度被大陸名列「臺獨頑固份子」清單,大陸將兩人定性爲「獨上加獨」的雙獨(或稱雙毒)組合。就算兩人當選遵循蔡總統的兩岸政策,但在大陸極端不信任下,賴蕭未來任何一項舉動都會被大陸負面解讀,何況賴在選前多項言論不斷刺激大陸,其黑熊學院院長名列不分區立委第二名更具挑釁意象,稍有風吹草動,類似裴洛西訪臺後的解放軍圍島軍演就會頻繁上演。

因此,美國三學者建言應是爲緊張的兩岸關係進一步降溫,不讓臺灣問題變成另一個美國頭疼的問題,當然也在爲臺灣的安全而考量。

大陸上海市臺辦副主任陽禮華十一月中旬在接待香港青年團體提到臺灣選舉指稱,「賴清德上臺,可能對加快統一更有利,大陸想統一,找不到機會,你一搞臺獨,統一就有機會」。陽禮華不是官方正式發言,但這種思維在大陸高層和民間比比皆是。

所謂「師出有名」,香港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港人在二○一九年「反送中」鬧得最兇的時候,對港府節節進逼,當年九月林鄭月娥同意撤回修例(逃犯條例)後,抗爭者未見好就收,誤以爲在美國暗助下可「乘勝追擊」,最終逼得中共以防止顏色革命、顛覆政府之名全面介入,香港現狀與國家安全,孰輕孰重再明白不過。

當時坊間傳「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如今看來似非空穴來風。中共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日前說了一個大白話:「臺灣問題事關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沒有後退讓步的餘地」。臺灣被定位成中國人生死攸關的問題,臺獨工作者還能不清醒?

蕭美琴日前與國際媒體稱:「和大陸交戰不是臺灣選項,與大陸溝通才是維護和平的選項」。國臺辦稱臺獨意謂戰爭,民進黨應斷了「和平臺獨」的夢想,更不可有「流血臺獨」妄想。溝通確能化解誤會減輕敵意,但民進黨不願承認「九二共識」,民共沒有共同政治基礎,依然無解。

甫過世的季辛吉在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裡創造了對「一箇中國」的表述,提供「大兩岸」的中美兩國後來五十年的交往;當今的「九二共識」不也是另一個「創造性模糊」,提供「小兩岸」(臺灣與大陸)迴避難題、擱置分歧的交流方案。

賴清德希望與大陸有對等、尊嚴的溝通,二○一五年十一月的「馬習會」已是一個範例:雙方各自稱先生,各自付帳,平起平坐;你說你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我說我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柯文哲沒說「九二共識」但提出「兩岸一家親」、「四個互相」,一樣獲得中共認可而展開交流溝通。美國三學者與國內部分學者爲民進黨提出凍結臺獨黨綱這個敲門磚,除可向大陸表達善意,降低臺海的兵兇戰危,未來也有可能與大陸溝通接觸,兩岸和平纔有確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