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視界:許維鴻》 如何看待大陸統計資料擠水分

筆者認爲,一方面,經濟資料統計的過程中,誤差是難免的;另一方面,少數地方政府爲了政績,誇大局部GDP總量和財政收入的行爲,確實要嚴厲問責、特別是要追溯造假的始作俑者。同時,本着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態度,在大陸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期間,儘快、甚至是鼓勵現任官員擠出地方政府的統計資料「水分」,其最終的目的是爲了當地百姓福祉和企業良性經營,實事求是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陸的宏觀經濟統計,由於國土面積巨大、東西南北地域發展背景差異,一直是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問題。例如,所謂地方政府GDP總和超過大陸GDP總量的「怪現象」,有統計方法和統計管道差異的原因,也不全是地方「資料造假」惹的禍。總體來說,大陸中央政府統計的資料科學性是有機制保障的。特別是對於絕大部分國有企業來說,在增值稅領域是難以造假的,也不會配合地方政府吹牛,因此統計資料是可信的。

相較而言,筆者認爲更應該關注GDP增速的指標意義,其指標意義大於總量資料意義。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GDP增速的指標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聯性是核心問題。因此,金融研究者持續跟蹤貨幣供給總量M2增速與GDP增速間的貨幣槓桿利率,是比學院派研究者詬病大陸地方政府「吹資料」更務實的做法。除了「錨住」貨幣增速外,GDP增速的橫向對比資料,包括諸如發電量、用電量、海關進出口、各級財政稅收、社會零售總額等「難以造假」的硬性指標,也可以用來判斷實體經濟的熱度,最終指導投資。例如,2016年全球發電量合計約爲25兆千瓦,大陸爲6.14兆千瓦、佔比25%,穩居全球第一;2016年世界貨物貿易進出口資料顯示大陸的比重達到11.5%,對比GDP總量80兆元,基本上大致規模是符合的。

另外,大陸統計資料擠水分也是爲了更好地改革與發展。地方政府統計資料造假嚴重削弱了政府威信,侵害了一方百姓和企業家的利益。宏觀經濟新常態下,大陸經濟轉型升級要重視省域經濟、縣域經濟、城鄉差異性,統計資料儘快擠水分有利於新一屆地方政府官員「輕裝上陣」,儘快制定符合實際的新發展模式。

大陸地方政府官員考覈的「唯GDP論」,促使地方政府通過盲目的平臺債務擴張,通過金融槓桿這種在統計資料層面「效果強、起效快」的方法來「提高」GDP。這種「打雞血」的做法實際上嚴重剝奪了當地百姓分享經濟增速的權利,在造成了很多地方GDP增速的紙面資料的升高的同時,並沒有實質加快老百姓實際生活水準的提升速度,使得地方經濟實質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經濟」、「政績經濟」,而非人民有幸福感的「民生經濟」,背離了GDP規模發展的「初心」。因此,大陸目前打碎這種「靚麗」GDP增速的虛假外衣,目的就是遏制地方政府盲目的債務擴張,儘快遏制持續的財政狀況惡化,儘量把新增轉移支付和財政收入用以產業培育和改善民生。

同時,一個市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一批有活力的企業和一批有激情的企業家。地方政府造假GDP統計資料、虛增財政收入,往往最終要轉嫁到地方國企,要求「更聽話」的國有企業多爲地方經濟增長「做貢獻」。這種行爲在打擊了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同時,往往也會蔓延到當地民營企業的競爭環境,最終嚴重扭曲縣市的產業結構,對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是非常不利的。

在大陸中央政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初見成效,各地方處理產能過剩、樓市庫存大、債務高企這三大經濟問題的背景下,儘快卸下「靚麗」GDP資料的包袱,停止資料「注水」行爲,是對地方政府官員、百姓民生、國有企業經營、產業競爭環境都有利的措施。在宏觀上,沒有自下而上的資料擠泡沫,也就談不上停止依靠大規模融資刺激經濟、談不上遏制金融槓桿與「地方債」惡性循環的發展模式。

(作者爲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