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價差真的是造市好壞的標準嗎?

文/吳東安

坊間有許多投資權證書籍教導投資人買賣權證要觀察券商的造市好壞,最好選擇沒有買賣價差的權證,例如第一賣價爲0.60元,第一買價爲0.59元,兩者之間沒有價差,但其實這句話並非完全正確。

權證價格變化牽涉到許多選擇權敏感性分析,當然一般投資人可能對於這些敏感性分析或許不是這麼瞭解,那該如何瞭解券商的造市品質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盤中觀察選擇權價格與股票價格變化的連動。

相同標的的權證可能因爲行使比例價內程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價格跳動結果,舉例來說,一檔行使比例較高且較價內的權證,他的買賣價差可能相差一個價差,第一賣價爲0.72元,第一買價爲0.70元,但當股票價格往上跳動一個價差,買賣價則會相對應的翻爲第一賣價爲0.74元,第一買價爲0.72元,這樣的價格變動合理的。

而行使比例較低或較價外的權證,儘管權證價格沒有買賣價差,但可能現貨需要往上跳到兩個三個價差,纔會使權證價格翻動,且盤中可能因爲一般投資人的掛出的買賣單,使得買賣價差有所差異,因此,單就買賣價差來選擇權證的好壞並非完全正確的標準

投資人在下次出手購買權證之前,可以先觀察盤中股價與權證價格的連動性,這樣才更能瞭解此檔權證的造市品質優劣,也可以避免因爲投資人的買賣單而造成對於買賣價差的錯誤判斷

現任工銀證券金融商品經理

經歷暨南國際大學 經濟所、臺工銀證券新金融商品部 (94年迄今)

講師經歷:證券商公會權證教育訓練講師、證交所權證投資說明會講師、經濟日報第三、四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講師、臺灣工銀證券權證講師、非凡電視 權民理財王來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