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高鋰電池關稅政策影響幾何?國軒高科迴應

國軒高科(002074.SZ)首度就美國提高鋰電池關稅政策作出迴應。

5月17日,國軒高科董事會秘書汪泉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採訪時稱,目前國軒高科在美國的客戶沒有佔到對公司總規模產生重大影響的比例,且公司與客戶綁定較深,供貨關係穩定,因此關稅政策對於國軒高科的影響非常有限。

國軒高科美洲業務副總裁陳瑞林稱,中國電池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即使加上關稅,在美國市場仍然具備價格優勢,對國軒高科電池出口的競爭力不會有太大影響。

美國白宮在5月14日發佈聲明稱,將大幅提高從中國進口的鋰電池、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關稅,所涉及的進口產品價值180億美元(約合1302億元人民幣)。

根據白宮的上述聲明,針對中國車用鋰電池的關稅稅率今年將從7.5%提高到25%,到2026年,包括儲能電池在內的非車用鋰電池的關稅稅率將從7.5%提高到25%。此外,電池部件、天然石墨以及部分關鍵礦產也在加徵關稅的範疇內。

5月15日,億緯鋰能(300014.SZ)已就美國提高鋰電池關稅的新政作出迴應。其在互動平臺迴應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目前沒有直接向美國出口動力電池,新關稅政策對公司沒有影響。

該公司還提及,美國針對非動力電池部分的關稅自2026年開始加徵,億緯鋰能已提前佈局馬來西亞工廠,規劃了消費電池和儲能電池產能,預計在2026年可以支持美國當地客戶的交付。億緯鋰能的馬來西亞工廠於去年8月動工。

截至發稿,寧德時代(300750.SZ)、中創新航(03931.HK)等國內主要鋰電池企業暫未就美國加徵關稅一事作出迴應。

根據海關總署網站披露的統計數據,2020-2023年,美國已連續四年成爲中國鋰電池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去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鋰電池金額達到135.49億美元(約合979億元人民幣),佔出口總額的20.8%。

鋰電池涵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類電池等不同產品類型,上述統計並未披露國內鋰電池出口的具體分類信息。

根據國內主要鋰電池公司的財報,中創新航去年來自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爲4404萬元,佔全年營收的0.1%左右。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以及億緯鋰能均未公佈其美國市場的具體銷售數據。根據SNE的統計,上述公司去年均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榜單上入圍前十,其中國軒高科排名第八位,市場佔有率爲2.4%。

此次針對中國鋰電池產業加徵進口關稅前,美國已通過立法對本地新能源產業提供補貼等方式,降低對中國鋰電池特別是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依賴。

去年實施的《通脹削減法案》,鼓勵企業在北美建立動力電池產業鏈,併爲在北美地區進行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了每輛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但對其所搭載動力電池中的關鍵礦物、組件等來源有着嚴格標準。

去年12月,美國政府還進一步發佈了《<通脹削減法案>外國敏感實體指南》,明確從2024年開始,含有由外國敏感實體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的車輛將失去上述稅收抵免資格。所有在中國註冊成立或中國政府持有其25%及以上股份的公司,都將被視爲外國敏感實體。

考慮到地緣政治的潛在挑戰,中國鋰電池企業對於在美國投資建廠頗爲謹慎。目前僅有國軒高科、遠景動力和億緯鋰能宣佈了在美國建設電池工廠的規劃。

汪泉在前述採訪中提及,如果國軒高科在美國的產能出海計劃順利推進,隨着美國市場因爲鋰電池關稅政策導致壁壘進一步提高,其在當地生產的電池產品將會對美國客戶形成更大吸引力。

國軒高科去年宣佈,計劃在美國建立一座電池工廠和一座電池材料工廠,分別選址伊利諾伊州和密歇根州。汪泉向界面新聞確認,上述工廠由國軒高科美國子公司參與投資設立,並不屬於敏感實體範疇。

在美國市場,億緯鋰能也採取了合資建廠的方式,不過其僅持有合資公司10%的股權。寧德時代則選擇了技術授權的方式入局美國,而非直接在當地投資設廠。其已就此模式與福特汽車達成合作,正在美國建設電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