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抗中援臺」戰略恐被普丁打破 專家指出5大關鍵

專家指出,俄羅斯地理條件、領袖行爲,以及威脅的性質、強度與處理難易度等5項因素,可能讓美軍改變優先對抗中國大陸的想法。圖爲大陸軍艦下水儀式。(示意圖/中新社)

雖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仍多次強調最大威脅來自中國大陸。但智庫專家指出,俄羅斯地理條件、領袖行爲,以及威脅的性質、強度與處理難易度等5項因素,可能讓美軍改變「亞洲優先」的想法。

美國安全智庫「列克星頓研究所」(Lexington Institute)營運長(COO)湯普森(Loren Thompson)在《富比世》(Forbes)指出,中俄地理環境的不同,使其在追求的安全條件上差異甚大。從烏拉山脈(Ural Mountains)到北海的地形相對平坦,讓俄羅斯對其西面缺乏安全感,希望藉武力擴張獲取戰略縱深;中國大陸則被山脈、沙漠、海洋所環繞,讓臺灣成爲其2030年前唯一可能尋求佔領的地方。

且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上任後,已於1999年至2000年發動第二次車臣戰爭、2008年入侵喬治亞、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並引發烏東頓巴斯衝突,以及近期的俄烏戰爭;與他相比,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也有意提高北京的全球地位,但主要手段並非擴張版圖。

在威脅性質上,由於俄羅斯經濟與技術無法追上西方世界,使軍事手段,特別是核武成爲普丁的倚仗;而就算沒有世界一流的軍隊,中國大陸也可以靠經濟與技術在全球佔據一席之地,且後者是在印太部署再多美軍也無法改變的。

另外,從目前俄烏戰爭的激烈程度來看,衝突可能延續達數年之久,並對周邊的多個北約成員國構成直接威脅,使俄羅斯擁有顯而易見的威脅強度;但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大陸卻只將臺灣視爲明確目標,對其他美國盟友的軍事威脅則相對模糊。

最後,湯普森認爲,極端一點來說,在臺灣永久駐防一個美國陸軍裝甲旅,可能就足以嚇阻中國大陸的入侵;但與俄羅斯直接接壤、缺乏海洋緩衝的歐洲國家,卻可能在美軍完成動員前便遭突襲擊潰,還須時刻警戒當地數量破千的俄軍戰術核武,讓美國在歐洲的「解決方案」更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