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種美國時間」休息 所以臺灣人永遠不懂生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工作是爲了什麼?爲了追金錢、討口飯吃,還是好玩?臺大電機博士詹益鑑觀察東西方文化差異,他認爲東方萬事講求快速便利,嘲笑歐美政府效率低落,做生意、看醫生都很花時間工時短、假期長,甚至把「沒那種美國時間」掛在嘴邊,卻忘了「效率」讓人失去什麼?

歐美人工時短、假期長,有閒暇時間享受人生。(圖/資料照片)

「歐美人那種閒適的自信、閒暇的時光、閒散的對話,對『生活』而非『生存』的追求,不說臺灣,在整個東方國家社會裡極爲少見。」詹益鑑說,臺灣許多優秀的年輕人整天在大企業裡忙得昏天暗地、沒日沒夜,這顯然不是聰明才智或文化背景造成的,而是工作方式與生活型態所造成的,如果沒有適時的休息、放空、獨處的時間,怎麼可能會有質量俱佳的創新創意?

他表示,亞洲人的工時長、工作環境較差,學齡孩童空閒時間都被課程才藝班、安親班塞得滿滿,大人除了上班之外,大概也只剩下吃飯跟睡覺的力氣跟時間;反觀西方,他們在求學跟工作之餘,都有閒暇時間「做點自己的事」,享受生活。

「當我們一代傳承一代,忙着工作、忙着上班、忙着送小孩到安親班、忙着繳清房貸,我們怎麼可能會有冒險熱情、抱負的精神態度?」詹益鑑在文章最後嚴肅地點出,若我們繼續將薪資低廉、工作努力、過勞超時當成臺灣的優勢,只會日漸自我矮化,成爲阻礙成長的絆腳石

●本文經作者詹益鑑授權引用,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沒有『那種美國時間』?所以臺灣人永遠只懂『生存』不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