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專家開講/棄誰?保誰?選民的策略性投票

2024大選第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將登場,三位候選人抵達政見會現場。記者胡經周/攝影

一般來說,選舉時若只有兩組候選人或有兩組主要候選人,選舉話題相對單純不少,因爲選民不是選擇支持其中一人,就是放棄投票機會,除非這兩組人選的實力旗鼓相當,即使是拚戰到最後階段還不知道鹿死誰手,選民纔會持續關注到最後一刻。2004年總統大選即是一例,國民黨和親民黨合作共推「連宋配」挑戰民進黨競選連任的「陳呂配」,不僅雙方勢均力敵,最後的「兩顆子彈」槍擊事件更成爲最戲劇性一幕。反觀2016年和2020年的總統大選,主要兩組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差距甚大,相信有不少選民可能早早就將注意轉移到其他議題上,對最後的選舉結果也不致於感到意外。

不過,當有三組以上的候選人蔘選且各擁有一定的支持度時,不僅各個候選人的支持者,其心情會隨着民調支持度變化而起伏不定,大家討論的話題也多了不少。其中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即是,選民心中對候選人的喜好程度可能有不同順位,甚至有些選民是沒有特別喜歡但有最討厭的候選人,因此,到了選戰最後關頭,選民會不會出現「策略性」投票行爲,放棄原先支持對象,改投較有機會當選的候選人,即是俗稱的「棄保效應」。

在討論過程中,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就成爲民衆關心的焦點,究竟要「棄誰?保誰?」也因而爭論不休,中年以上的讀者應該還有印象,2000年的總統大選可說是經典案例,不僅媒體上出現選舉民調滿天飛的現象,甚至假民調之指控、民調耳語(如聽說某一未公開的民調是…)也甚囂塵上,特定團體或個人刻意釋放民調訊息,企圖擾亂選民的最後判斷,其用意不乏有操弄「棄保效應」之目的。

「棄保效應」是什麼?若採用較爲嚴格定義,這是指選民有屬意支持的最佳人選,但到了選戰「最後階段」,判斷原支持之候選人當選機會不大,或是爲了避免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而改變投票支持的對象。若是用寬鬆一點的定義,只要是選民在「選舉期間」改變偏好或是放棄原本支持對象,轉向支持其他候選人;或是原先沒有特別偏好(如民調中回答「都支持」和「都不支持」)的選民,在最後表態投給某一特定的候選人,都可算是出現棄保行爲。

由這兩個定義來看,其中的關鍵之一是:在什麼時間點判斷選民是否出現棄保行爲?因爲有些選民在選舉初期尚未決定支持對象,而是蒐集資訊和觀察選情變化,到最後階段再決定要的支持對象。例如臺灣選舉民主化(TEDS)在2020年總統與立委選舉的選後面訪調查(見表一),回答有去投票的受訪者中,約有近六成是很早就決定投票對象,近四分之一比例在投票前一、二個月左右決定,另有近二成的選民是在最後階段才確定支持對象。

因此,若採取嚴格的標準,有近二成的選民可分析是否出現策略性投票行爲;若採取較寬鬆的標準,則有近四成的選民可加以分析。所以,當我們在計算棄保效應的大小時,面臨到第一個難題即是,計算策略性投票的基礎是什麼,有多少比例的選民出現棄保行爲。不過,因絕大多數的選舉民調都是不採取「固定樣本」追蹤調查的方式,所以,無法透過比較同一受訪者的前、後支持對象,以致於難以確切判斷有多少比例真正出現棄保投票行爲,以及得知他們爲何改變支持對象。

分析棄保效應的另一個關鍵是:選民有沒有最喜歡或偏好支持的候選人及最不喜歡的候選人?嚴格來說,棄保是指選民原有最想支持的對象且有最不喜歡的候選人,但隨着選情的變化,當原本支持對象的當選機會不大,反而最討厭的候選人很有機會當選時,有些選民原本的支持立場出現鬆動,以防止最討厭的候選人當選爲考量,改爲支持偏好順位第二的候選人。通常有政黨認同的選民都會支持該黨的候選人,且改變投票對象的可能性較低,除非該黨候選人有所爭議。相對地,沒有支持特定政黨的中間選民或遊移選民,即使一開始有最想投的對象,若是他(她)也有最討厭的候選人時,投票支持對象是否始終如一?就很值得觀察和分析了。

另外,除政黨因素外,選民何時決定投票對象也是判斷其是否採取策略性投票的基礎之一,同樣是根據上述TEDS的調查結果,如表一所示,在回答有去投票的受訪者中,近八成的比例表示最後投票支持的對象就是原本最想投的候選人,另有二成左右則是回答「不是」;而且,細部來看,越早決定投票對象的受訪者,有越高的比例會投給原本最支持的候選人;反觀較晚才決定支持對象的受訪者,也有較高的比例是投給不是原本最想投的候選人,他們爲何改變心意,其動機和目的就值得深入研究了。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在選戰期間所公佈的民調結果,能夠影響選民投票意願的比例似乎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因爲大多數選民不僅是很早即心有所屬且是立場堅定不移。

由上述的討論可知,在選舉前的民調,若是要測量該次選舉的棄保效應,民調機構必須設計幾個題目進行綜合分析與判斷:首先是詢問受訪者「最可能支持的對象?」由此一題目瞭解選民心中對各個候選人在的偏好;其次是追問有明確支持對象的受訪者:「如果支持的對象當選機會不大,會改支持哪一位候選人?」藉此找出其第二選擇是誰。

一般來說,死忠支持特定候選人的受訪者,即使明知該位候選人當選機會不大,也會堅持原來的立場,但有些受訪者的態度可能不是如此堅定,有可能隨着選情演變而改變心意,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這些候選人當中,有沒有他最討厭的對象,所以,最後會追問所有的受訪者:「有沒有最不希望哪一個候選人當選?」以此判斷改變支持對象的受訪者中,因擔心最討厭的候選人有可能當選,而決定將選票集中給最有可能打敗其所討厭之候選人的對象;此外,最後這個題目也可以判斷尚未決定支持對象的選民,如有最討厭的候選人,最後階段會不會參與投票,提高投票率。

綜合這些資訊的研判,我們可以從民調中歸納出幾個分析重點:第一,每一位候選人的死忠支持者比例有多高?和政黨支持的關聯性高不高?第二,有可能採取策略性投票的選民比例是多少?是否足以左右最後的選舉結果?第三,最有可能被棄保的對象是誰?誰又是民調支持度數據中「吊車尾」的候選人?第四,可能選擇棄保的受訪者中,他們的選票會流向哪一位候選人?誰是棄保效應的最大受益者?如果選票的流向很平均,那麼,即使採取策略性投票的選民比例很高,其對選舉結果也沒有太大影響,只是墊高前二名候選人的票數。

舉例來說,根據聯合報系民調中心在12月19日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選民對賴蕭配和侯趙配的喜好比較爲接近,而對柯吳配的不喜歡比例則是最高;調查結果也顯示,目前心有所屬的選民中,有一成四表示選前若支持對象當選機會不大時,可能會考慮改投其他候選人,其中,考慮棄保的侯趙配支持者,有六成九的第二選擇是柯吳配,二成六是賴蕭配;考慮棄保的柯吳配支持者,有四成九的第二選擇是侯趙配,二成四屬意賴蕭配;考慮棄保的賴蕭配支持者,則是四成一的第二選擇是柯吳配,三成六屬意侯趙配。

在賴蕭配的民調仍穩居第一的態勢下,目前只需要評估的是棄保效應會發生在侯趙配或是柯吳配,如前文所言,其判斷關鍵之一即是,民調支持度中落入「老三」的候選人最有可能被棄保,這也是近日來有關民調排名之爭論不休的原因。不過,根據該民調機構的估算,若是藍、白間發生棄保效應,可能影響百分之五的選票流動,這「五趴」是否足以決定誰最後會當選,可能還是要看第一名和第二名候選人的支持度差距究竟有多大了。

最後,除了選民自主決定是否採取策略性投票外,事實上,各候選人陣營也有可能想要操作棄保效應,以提高自己當選的機會,策略上除了拉高己方的民調支持度外,也會刻意將希望被棄保對象的民調支持度壓低,讓對方支持者的選民轉移投票對象。不過,從選民的觀點來看,策略性投票是一個很微妙的社會心理轉換過程,選民會不會完全遵照候選人或政黨所設想的方向投下手中那一票,沒有到開票階段,誰也沒有把握。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莊文忠。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

學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

研究專長: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方法、政府績效管理、民意調查、非營利組織研究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