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傅立民:質疑對中國接觸政策的美國人很狹隘

中國問題專家傅立民:質疑對中國接觸政策的美國人很狹隘。(環球時報)

1972年2月24日,進行破冰之旅的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登上長城。(居中者)。(環球時報)

50年前的2月24日,中國長城迎來「破冰之旅」的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擔任過助理國防部長等職的資深外交官傅立民(Charles Freeman),是尼克森歷史性訪問的翻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在尼克森出訪大陸、《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之際,接受大陸《環球時報》專訪,坦言中美今天「再破冰」的話,美國需要邁出第一步,而那些質疑美國對中國接觸政策錯了的人,非常狹隘和短視。

《環時》報導,50年前的2月24日,中國長城迎來「破冰之旅」的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當月21日到28日,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尼克森正式訪問中國。此行最後一天,中美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這是兩國政府簽署的第一個聯合公報,爲中美建交奠定基礎。

傅立民認爲,1972年美中兩國在彼此接觸時都認爲,儘管存在分歧,但可以合作。所以,把分歧放在一邊,專注於共同利益。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對兩國都產生巨大和積極的影響。今天依然可以從當年學到一些東西:首先談論的不應是競爭,而是合作。尼克森總統和毛澤東主席給大家上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可以爲了共同的目標而擱置意識形態,並展開合作。

傅立民指出,持尼克森當年訪陸、對中共接觸政策是錯誤觀點的人,忘記了接觸政策的背景,也忘記這麼做給雙方帶來的巨大好處。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兩國關係的開放給中國帶來積極發展,進而促進世界發展。他們也不肯承認,中國的崛起使其成爲二戰後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一個促進繁榮的參與者,這給美國自身和世界都帶來諸多好處。這些人只是因爲美國全球優勢地位的喪失,以及美國不再能單方面爲所欲爲,所以才反對(對中接觸政策),這是非常狹隘和短視的。尼克森總統認爲,如果美中兩國沒有建立建設性的關係,或中國被排除在戰後秩序之外,世界就無法實現和平與繁榮。他是正確的。

傅立民表示,坦率地說,中美要在今天「再破冰」的話,美國需要邁出第一步。美國政府現在強調和中國競爭,他認爲這是錯誤的。應該強調的是合作,應該表達在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的願望。即使美中不能直接合作,也應該協調各自的政策,以便達成實際上的並行不悖。

傅立民稱,在「對華強硬」已成爲美國政治主流的大背景下,很遺憾,美國的政治體系現在陷入僵局。拜登政府在放棄川普對中政策上的自由度非常有限,因爲他們在衆議院和參議院都沒有佔明顯的多數席位。所有跡象都表明,2022年美國期中選舉後,拜登政府可能被進一步削弱。如果說在歷史上美國曾主動向中國打開開放的大門,他不認爲今天的政治條件還允許繼續這樣做。

所以,說實話挺悲觀,他覺得短期內看不到兩國關係的任何改善。中國內部可能也面臨這樣的問題,美中兩國都出現了民族主義對立情緒的激增,比如中國網民表現出的情緒。這是一個糟糕的情況,短期內可能不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