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霍建國:大陸外貿面臨風險 但韌性強勁

名家觀點》霍建國:大陸外貿面臨風險,但韌性強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中國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1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日前大陸海關總署公佈了今年前5個月的外貿進出口數據,進出口總值16.77兆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這一增長總體是符合預期的,充分體現了大陸外貿發展的韌性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如果細觀其發展變化和特徵,會發現出口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正在發生着錯綜複雜的變化,有些變化積極,有些則是消極,需要高度重視。

今年大陸外貿出口面臨着複雜的外部環境,需要認真研究國際市場變化規律,把握新形勢下大陸貿易結構的變化特點,努力克服外部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大陸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

霍建國分析,從外部環境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負面影響。

一是歐美經濟面臨增長困境,需求不足、訂單減少,這對全球貿易產生負面影響。國際貨幣基金今年4月最新預測普遍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僅爲2.8%。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將尤爲明顯,從2022年的2.7%下降到2023年的1.3%。歐美需求不足、訂單減少將成爲大陸外貿出口面臨的一大矛盾,今年年初大陸對歐美市場的出口轉弱即反映了這一客觀現實。

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的上升將進一步阻礙貿易的發展。WTO預測2023年全球貿易將增長1.7%,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增長最弱的年分。近年來,以美國爲首的全球貿易保護政策不斷涌現。美國先是拿中國貿易順差說事,不斷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後又指責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市場存在不公平競爭等,對中國發起「301調查」,隨後又單方面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加徵關稅。現在甚至發展到以「國家安全」爲由隨意祭出「保護舉措」,建立「小院高牆」,聯合盟友共同對華限制,導致正常的貿易投資遭到衝擊和破壞。

三是美聯準會激進的加息政策已對外匯市場和交易結算形成衝擊和破壞。自去年3月以來,美聯準會啓動加息週期,一年期利率已提高至5.25%,導致美元大幅升值,多種貨幣大幅貶值,嚴重衝擊國際貿易正常交易和結算。理論上,美元升值,人民幣相對貶值有利於大陸擴大對美出口,但劇烈匯率震盪給企業結售匯帶來較大風險。

四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新的調整重構。目前美國單方面對中打壓,且不斷加大力度。這些舉措包括通過立法形成長期的制度型約束,如《晶片科技法》、《削減通膨法》;尋求與盟友建立各種對話約束機制,甚至組建聯盟,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美英澳三方安全聯盟、美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口協定,以及美國在印太推行印太經濟架構機制等。這些機制基本都針對中國,雖然對現有貿易格局的衝擊還不算大,但其製造的混亂氛圍給國際貿易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霍建國表示,從當前形勢分析,雖然大陸面臨的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且不利因素有所增多,但也要看到大陸外貿發展的韌性和潛在的競爭優勢。

外部來看,東南亞經濟體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勢頭,且RCEP協定的全面生效將產生新的溢出效應,有助於擴大大陸與RCEP成員國間的貿易投資規模。中國與中東主要國家的貿易關係將提供新的潛在增長點。拉美市場和非洲市場繼續保持穩定,仍具擴大出口的潛能。隨着「一帶一路」市場貿易投資的活躍發展,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新的出口增長點正快速形成。

大陸國內層面,大陸經濟正處於經濟快速恢復階段,企業發展環境有所改善,企業抗風險能力和開拓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企業出口的韌性和競爭力的提升將成爲支撐大陸出口基本盤的重要因素。相信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業自身的努力,今年外貿出口一定可以克服困難,保持一定的增長規模。

此外,從政府的角度看,努力構建多元、穩定的對外經貿關係仍是當務之急。美國和其盟友構建的所謂「聯盟」難以持續,正所謂以利合者,利盡則散;以勢交者,勢盡則疏。這種鬆散的聚合,一旦遇到利益紛爭,必然是各奔前程。要堅定自己道路,穩住自己節奏,着眼於大陸中央提出構建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關係,在國際競爭中保持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