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麪包樹…讓梁實秋懷念

梁實秋故居建於1933年,是樑來臺在師大任教後安住的第1間職務宿舍,也是他知名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創作地。梁實秋故居經過翻修重整,成爲師大地區重要的人文據點。(本報資料照片

圖爲梁實秋生前的作品手稿。(本報資料照片)

全臺各地有不少名人故居,見證歷史發展部分經整修成爲熱門景點,但也有疏於管理而荒廢者,呈現兩樣情。北市雲和街的師大日式宿舍,爲一代文學大師梁實秋故居,也是他知名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創作地,該處2003年被指定爲北市歷史建築。臺師大2010年斥資2000萬元修復,重現當年風華,並開放民衆參觀,現已成爲深具歷史人文意涵的著名地標

《雅舍小品》創作地

梁實秋故居興建於1933年,最早是臺北高等學校教授富田義介宿舍,光復後改爲省立師範學院教職員宿舍,臺師大教授張儒林寧杼學者都曾入住。宿舍爲早期日式建築風格,約有30坪,在客廳房間有「板欄間」相隔,建物外牆灰泥稻草堆成,爲傳統的日式「小武壁構法極具保存價值

梁實秋1949年來臺,一開始暫住在朋友家,後來進入師大任教,1952年帶着妻子程季淑一起入住雲和街宿舍,成爲他在臺居住的第1間宿舍,前後住了7年,後來換過多次住所,但均已陸續拆遷,雲和街11號故居是保存最完整的1棟,特別有意義,就連梁實秋移居美國後,都還寫詞懷念庭院內的麪包樹

不過,該處被指定爲歷史建築後,保存修復也曾卡關,曾足足閒置7年,木造房舍逐漸腐朽,屋內也面臨漏水、倒塌危機,甚至成爲社區蚊蟲窩,環境衛生堪憂。臺師大2010年砸下2000萬元着手修復,以復舊方式儘可能保留原有建材,重現日式建築的美感

重現日式建築美感

宿舍修復後,梁實秋的女兒樑文薔曾從美國返臺參觀,看見屋外保留母親種下的麪包樹後表示印象深刻,讓她回憶起一家人夏天在樹下乘涼的時光,看到復舊的書房,更讓她想起父親創作總是全年無休,沉浸文學世界裡。

如今故居蛻變翻新,不僅設有梁實秋生平、故居、作品介紹區,現場展示不少經典文物經營者老屋結合文學推廣活動,舉辦藝文課程講座,也開放民衆參觀導覽,一窺文學大師的昔日風華,讓故居的文藝氣息不斷延續,成爲師大重要的人文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