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天命是畫畫,卻撿了一輩子的煤渣

前言

琚這個姓氏很特別,據傳是當年皇帝給賜的姓,一直可以追隨到周朝,這個姓氏的一支曾居住在一片荷花盛產之地。

此篇的主人公正是這個姓氏的後人,雖已邁入暮年,她卻猶如盛開的荷花一般。

1939年出生的琚鳳珠,今年虛歲有85了,高度近視了一輩子,一直到80歲纔看清了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好亮啊!”這是她手術後睜開眼的第一句話。

前半生撿煤渣,後半生做畫家,她像一朵正在綻放的花朵那樣,盡情地享受着陽光。

人生哪有什麼太晚的開始,和命運交付給你的天賦對上了眼,能幫你把所有逝去的時光都追回來。

01 眼睛和榔頭

1939年4月的某一天,琚鳳珠出生了,但她貌似不是很願意來到這個世界。

她的母親難產,生了三天三夜,當時保大不保小,她最後被鉤了出來,醫生倒提着她拍打屁股,她才哇得哭出了聲,這纔算是正式來到了這個世界。

可是也因此落下了眼疾,一輩子頂着酒瓶底的眼鏡,世界是愈看愈模糊。

她的母親後來又生了五姐弟,鳳珠是老大,不知道家中老大的順序有沒有對她的性格產生影響,反正她是做了一輩子的老大。

她的父親是當時楊樹浦發電廠的工匠,當時由於他的技術和職位,工資有420塊一個月,要知道當時的社會情況,大概人均也就二三十塊錢吧。

拿着豐厚的薪水,她的父親像救世主一樣的幫助着周圍的人。幫家人也就算了,他連走在路上的窮人都會伸手相助。

小時候鳳珠要買什麼,必須提前和父親報備,不然錢都拿去救濟他人了。

小時候由於母親身體欠佳,鳳珠由外婆撫養長大,她還記得當年外婆很疼她,總是去真如地區買最好的羊肉給她吃,夏天用井水浸泡西瓜,好讓西瓜爽口又香甜。

後來到了上學的時候,家中沒有重男輕女,她還去了特別好的學校。她像男孩子一樣,運動上特別有天賦,幾乎十項全能。

她的父親曾在路邊看到她翻着花樣揮舞榔頭,心裡想着這要是男孩,該是多好的做工人的料。

等她17歲畢業,正好趕上了大躍進,她被分配到了楊樹浦施工隊,做工程類的項目比如修馬路和鐵路,還去了三個月的崇明圍海造田,反正那時年輕有釋放不完的體力,當時的她還不太能文,但是至少武上很在行。

02 苦中作樂

後來她又被分配到了位於吳涇的化工廠,當年的吳涇是一片荒地,可以想象地域的偏遠,在那一待就是二十八年,做什麼呢?撿煤渣!

即使頂着她那副厚重的啤酒瓶眼鏡,她還是能在工廠作業的皮帶上快速地分揀煤渣。撿着撿着便成爲了勞動大隊長,家裡有困難的人都成了她的團隊成員。

她倒也是繼承了父親的江湖義氣,爲人大方又無私。

她會把自己買的菜給最困難的團隊成員吃,然後自己吃他們飯盒裡的菜;

她騎車去上班,在車站看到跑着來不及去上班的工人會自己掏出五毛錢給路人做公交,要知道當年的五毛是很貴的;

最誇張的時候她自己要去問父母借錢來維持生計,因爲她把工資都拿去幫人了。

她笑着說,自己和父親一樣都是傻瓜一樣的人。

也因爲她的傻氣和不計較,她總是能在苦中作樂。

越是生活苦,她越覺得要開心,還要帶着大家一起開心。

她會帶着團隊的成員一起在車間唱歌,一起學習,一起玩,遇到事情再一起講道理,當年她可是要管90多號人呢,大家都很簇擁她,問起原因她笑眯眯地說:

“領導千軍萬馬兵,不用力氣只用心。”這句打油詩道出了她的領導藝術。

後來她也結婚生子,一共生了兩個孩子,怎麼都不肯再生了,她那個年紀只要兩個孩子的很少見,但是她決定堅決不再生了。

就這樣忙家庭、忙工作一直幹到50歲退休,後來又有15年的時間在單位的小賣部做相對輕鬆的工作。

眼看着就要和自己這一生的使命擦肩而過了,命運的安排可能會晚到但是不會不到。

03 結緣畫畫

琚鳳珠報名了社區的老年書畫沙龍,這一提起畫筆就彷彿是接通了生生世世一般,開始着魔一般地畫畫。

她這個畫畫的後起之秀開始了自己的畫畫之旅,工筆畫,山水畫,水彩畫都是她嘗試和學習的方向。

她尤其喜愛畫山水畫,對於她來說如同旅行一般,只要拿起畫筆就能隨時隨地出發,哪怕是再險峻的山峰、再湍急的河流她都能抵達。

山水畫裡還有她的棲息地,那些小亭子就是她的歇腳點;

還有她的朋友們,一會有魚翁,一會有飛鳥,一會還有嬉戲馳騁的小蝦,樂趣無窮。

她忽然意識到當年自己還在化工廠撿煤渣的時候,望着煤灰和牆上的灰,她都會嘗試比劃一下,彷彿覺得那就是隱藏的山水,彷彿用手撥一撥就能看見它們。

很久之後回老家祭祖,她這才得知家族中曾經有一位在明朝爲宮廷作畫的畫士,她還曾經在夢中遇見過這位老前輩,他還指點她該如何畫牡丹。

半夜醒來後鋪開畫紙,拿起畫筆,洋洋灑灑畫到了天亮,便有了她的牡丹盛開圖。

04 廢寢忘食

山水畫裡的長卷一般人是不敢挑戰的,琚老只要畫筆在手就變得天不怕來地不怕,雖然第一次畫長卷還是有點緊張,但是後來就變成了她的享受之旅,一般人要畫幾年的長卷她畫一個月就搞定了。

對於她而言,長卷是深度的自由行。

每回畫長卷的時候她就吃泡麪,把自己關在畫室裡,在她的山水中盡情的遨遊,吃什麼一點都不重要,精神的食糧已經太豐盛了。

這是琚老的忘食,還有廢寢的部分。

有時候晚上睡覺想到一個畫畫的點子,她會起來鋪開畫卷作畫,不管是幾點都會爬起來。

最厲害的一晚創作力迸發,當別人一覺醒來時,她已經完成了八幅畫作,按她的話來說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一點都不要緊,不畫就渾身難受。”

就這樣從65到85歲的這二十年,她從零畫齡開始每天至少畫一張,如癡如醉地追回了曾經流逝的時光。

我問琚老有沒有遺憾,覺得要是早點開始畫就好了?

她樂呵呵地說,沒有什麼遺憾。

她說她能遇見畫、這麼大的年紀還能畫就已經很感恩了,開心都來不及,沒有時間去遺憾。

畫畫給她的老年生活帶去了莫大的滋養,當同輩的老人都已經蝸居家中不怎麼和人來往時,她像個活蹦亂跳的孩子一般和書畫界的老頑童們一起在書畫的世界中暢遊。

她因爲書畫結緣了好多朋友,好多人被她感動、受她鼓舞。

那些因畫結緣的還都是真朋友,有陪她去醫院看病的,有主動給她去配藥的,她被大家照好好的。有些時候她病了,子女都不是第一時間知道的人。大家都被她的精神氣給吸引,都希望琚老能夠繼續畫下去,繼續樂下去。

還有一批已經是位居高職的中年人,也親切地喚她爲董事長,她這個老大真的是做了一輩子,他們跟着她一起研究書畫,幾年耕耘下來技藝也漸長。

對於真正熱愛之事,老天總會給你很多機會,與此同時也會設置很多關卡,來檢驗你的真心。

05 人生考驗

從65到80歲的這十五年,琚鳳珠手拿着畫筆一天都沒有停過,因爲畫畫給了她老年生活的奔頭,彷彿人生的終點線被往後延長了好多好多,自己又能身輕如燕地跑起來抵達年少時的速度。

只不過,八十歲那年,她那雙自出生時就受傷的眼睛是終於撐不住了……

巧就巧在她聽人介紹有白內障和晶體植入的手術,原來還有選擇可以不瞎,那太好了看來還能繼續畫!

可惜第一次手術的當日她高血壓發作,都快暈倒了,沒能手術。診所的醫生對她也格外關切,聽聞她這麼大年紀還是個畫家,就二話不說調來了院長來親自給她做手術,他們也被她所打動,告訴她:“你是畫家,不能沒有眼睛。”

於是當琚老再次睜開眼的時候,她彷彿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再睜開眼時這個世界好亮,好清晰,有好多的顏色。

“原來老天還要讓我繼續畫!” 這是看清世界後琚老的第一反應。

於是繼續拿起她心愛的畫筆,時而化作一葉扁舟,在山水之中遨遊;時而化作一隻蝴蝶,在盛開的花團中起舞。

這些無價的東西只能用送的方式來結緣有緣人。

唯獨的例外是去用畫作義賣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她不收一份善款全部捐出去,一直到如今都保持着從她父親身上延續的江湖義氣。

兩年前,琚老還得了一次腦溢血,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握着她的手,她有力地迴應着,醫生寬慰地告訴她:“您還能繼續畫!”

就這樣她繼續回到了她的山水中,和花草魚蝦作伴,時不時逛個竹林,時不時逗個小鳥和小鴨。

琚鳳珠的另外一個愛好是養花,這也是她喜愛畫花的原因。養花既能養心又能養眼,有些時候沉浸畫作太久,需要擡頭看看別的地方。

她看花可不是像一般人那樣走馬觀花似的看,她觀察花的每個細節,每個角度的顏色,每朵花瓣的樣子,每片葉子的形狀,然後就都進入了她的腦中,一碰畫紙就都躍然於紙上了。

誰能想到高度近視了大半輩子,居然在耄耋之年看清了這個世界。

更重要的是看清了自己的畢生所愛,即使看似找到熱愛的時間略晚,但也絲毫不耽誤和天賦相遇後極致地綻放。

過去的那些時光,都會因爲真正的熱愛被全部追趕回來。

可能你就是一朵要等到暮年纔會真正綻放的花朵,那又何妨?

每朵花都各自的律令,並不需要在意年紀和時間,跟隨自己的節奏,享受四季。

哪怕還沒到花開的時候,也滿懷期待,因爲一定會有花開的時候!

文靜的採訪手記

在認識琚老前,她的畫倒是先陪着我從上海抵達了巴黎的家中,家中特意留出的迷你中國角因爲有了她畫的點綴而變得格外有韻味。

終於採訪到了她,而且是面對面地採訪到她,我是何其地榮幸。

她哪裡像是暮年的老太太,一身紅衣,健步如飛,耳朵和眼睛都特別好使,說話也是清晰、有力,除了牙齒掉了不少,卻留下了兩顆虎牙。她笑起來像極了正在怒放的花,生命正當時。

“哪裡有什麼低潮,開心還來不及,每天都畫不完,心裡怎麼想就怎麼畫,跟着心走,沒有低潮。”

最讓我佩服的是人家要花上好幾年才能畫完的長卷她居然能在一個月內搞定,儘管那個月裡她廢寢忘食,但幾乎是一氣呵成完成的長卷如同旅途歸來一般,讓她精神煥發。

我想這背後是愛的力量,沒有別的燃料能比得上用愛澆灌的心意。

而她,在65歲人生開啓下半場的時候找到了,就此再也沒有讓它溜走過。

儘管高度近視,儘管年事已高,當心遇見了所愛之事時,第二次生命纔剛剛開始。

琚老的狀態就是這樣的,所以這也是爲何我對她的感覺像是一朵盛開的花,比起長輩,我更覺得她像是一個老頑童,我目睹着她第二次的生命的高歌和如火如荼地盛開。

我也請教了琚老關於人生的意義,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下,面對諸多選擇,年輕人們要何去何從?

她說無論如何請找到愛,愛是最好的燃料,有了愛便無需堅持,有了愛便所向披靡,有了愛便周身能量流轉。

她說:“你若想要去奉獻,想要去關心他人,其實最終的迴流都將指向你自己,因爲愛是一切的答案。”

當然她也遇見了很多的貴人,教授她書畫的老師們。

她因書畫而結緣的朋友們,都因爲她,因爲她散發出的愛,給予出去的愛匯聚到了她的身邊,她也用她的活法感染着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她能持續綻放,即使在暮年都沒有絲毫想要停下來的意思,因爲她的綻放能帶動周圍人的綻放,如此的能量回流也讓她在冬天的人生土壤上開出了屬於春天的花。

願琚老能繼續綻放,盡情地遨遊於她的山水中,一直有花鳥魚蟲的相伴。

凡人不凡更新中

此係列由旅法三語內容創作者施文靜發起,旨在記錄101種不一樣的人生。

只此一次的人生,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的可能?

作者介紹

施文靜,專注人物故事創作幫助你講好自己的故事,提升故事的價值讓更多人想要鏈接你資深媒體人,前央視英語頻道出鏡記者,採訪500+嘉賓施文靜的故事島 品牌主理人故事島賦能成長社羣 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