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情報志/熒幕大視代 LCD電競曲面護眼風

圖、文/NOVA情報

顯示熒幕新視代各「顯」神通!專業Adobe RGB廣色域亮相、極速電競結合眼球追蹤技術動眼殺敵、明目護眼「睛美」絕倫,還有「曲」面視機「大」串燒!

上月底金鋼狼休傑克曼二度來臺,不僅身爲頭號粉絲的小女子衝第一線追星,就連忠實影迷的大男人們也蜂擁擠爆見面會現場,一睹好萊塢男神風采,最終章「封爪」之作當然也要到戲院力挺,在此之前,剛好趁着228連假期間,待在家不眠不休且一鼓作氣地把先前集數全數追完複習一回。不過說也奇怪,看着看着顏色表現失真不說,暗景亮景細節盡失,觀影「睛」彩度和震撼感大打折扣,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眼睛業障重,細究一探發現問題出在顯示熒幕是時候汰舊換新,立馬決定怒換新機,親至賣場一逛驚覺熒幕新生代各個使出「洪荒之力」,主打繽紛絢麗的豐富色彩和栩栩如生的視覺饗宴,完美詮釋絕美「外貌」主義,甚至搭配無線充電底座,實用吸睛非他莫屬,利眼一瞥,電競機種獨特造型工藝,兼具頂天效能讓人好生心動,甚至還有針對攝影愛好者配備專業級99.5%Adobe RGB廣色域硬體調校功能影音遊戲和專業攝影工作全方位貼心兼顧!

Adobe RGB色彩管理熒幕誕生

色彩顯現能力向來是熒幕着墨的重點之一,當專業顯示設備色彩還原準確度高,作爲一般文書編輯與日常影音享受時,即能觀賞到忠於原始調校且不失真的影像表現,抑或是攝影師在進行後期色彩處理時,也能更順利調出所欲呈現的顏色,不過由於每臺液晶熒幕的顯色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同樣的圖片更換熒幕觀看時,則會產生些許色彩偏差,因此,需要一套統一色彩標準,讓後製調色有所依據,且在不同熒幕上所呈現的圖片色彩得以趨於一致。

而這色彩學規範主要針對各類產業定義出相對適用標準,應用於顯示設備中,最常聽到的無非是NTSC、sRGB,今年度更切入專業攝影市場,進階支援99.5% Adobe RGB廣色域,三者之間色域範圍皆由紅、綠、藍三原色光的色度點圍成一定大小的三角形面積,其覆蓋率可視爲顯示器可再現色彩的能力,隨着三角形區域範圍擴大,所能表現的色域範圍則越廣,色彩表現也就更爲鮮豔,而區域外的顏色則無法顯示出來,過去顯示器所能呈現的色域主要以sRGB規格作爲基礎,但此規格無法完整描繪出更濃更飽和的色調,所以專業美工和高端影像編輯工作者多以涵蓋範圍廣的Adobe RGB爲標準,現階段顯示器大廠亦積極佈局,市面上已出現配備量子點強化膜帶來支援99.5% Adobe RGB、100% Rec.709、100% sRGB、90% DCI-P3、100% Rec.709及Rec.2020等超廣色域供選擇。另外,再配備全新硬體校正功能,有別傳統校色技術,其具色彩精準度調整及均度補正兩種功能,能將顏色設定參數直接儲存在顯示器繪圖晶片內,而非電腦主機,降低繪圖晶片與顯示器光譜間訊號失真,更換電腦時也無需重新校色,只要藉由熒幕上設置的快捷鍵即可啓用色彩設定檔,確保提供精準一致色彩。

曲面電競+護眼美型續熱

熒幕大廠除了有志一同鎖定專業攝影熒幕,針對曲面電競與護眼美型議題上,同是百家爭鳴主軸,三類別無論尺寸解析度續增,相較過去市場主流21.5吋,需求漸漸來到24型,明顯往大熒幕發展,而針對日常OA工作使用或家庭影音饗宴情境下,不但提供寬廣全景視野,更透過4K超清解析,提供細膩豐富細節,同時兼具美型外觀與進階護眼,視力與美感雙把關,並創新搭載無線充電底座,實用性大增,由內而外「睛」豔四座。

而電競領域又細分爲eSport和Gaming兩類,兩者速求重點和方向不同,eSport是以電玩遊戲做爲職業或專家級玩家,對於市面上曲面或新奇功能的產品接受度不高,反以標準型平面電競熒幕,並搭載極速電競1ms(GTG)反應速度、144Hz更新率和顯卡等級等高規格爲主,隨着技術突飛猛進,如今效能更甚以往,頂尖240Hz畫面更新率接力升級,執行遊戲輕鬆成就畫面流暢度,幫助未來戰役中獲得更好成績,奪取至勝先機;後者類電競主要爲金字塔頂端重度遊戲狂熱族,同樣在nVIDIA G-SYNC或AMD Free SYNC技術備援下,擁有4ms反應速度,更講求聲光效果與五光十色的酷炫外型包裝,像是吸睛度滿百的1800R曲度設計,有助於視線焦距更集中,帶來視覺包覆性與環繞式感官,甚至出現支援「眼球追蹤」技術,同步雙眼進行瞄準追蹤與掩護,無需移動滑鼠、動眼即殺敵概念,畫面光源效果也將根據視線所及之處進行動態調整,引領遊戲新層次!此外,今年下半年值得關注是在頻寬DP1.4新規範出現後,伴隨大熒幕趨勢,順勢帶動解析度與更新率提高,可預期接下來4K熒幕將可向上支援至144Hz,甚至往5K與8K升級,屆時電競顯示器勢必又有一波大躍進。

聰明選邊購

今日消費者選購商品前心中自有一套標準,面對一般消費型顯示熒幕兵分三路局面,如電競、專業色彩管理與護眼絕美系列,目前三類區隔分明且功能尚未重疊,選購時應先抓住個人主要用途的大方向,接着再進一步依照預算,挑選符合趨勢潮流的合適機型。至於尺寸別考量,可從目前臺灣消費型顯示產品比重中發現,大衆對於24吋接受度趨升,27吋需求也有逐漸成長趨勢,建議可直接選擇24吋以上機種下手;而根據市場調查顯示,頂級電競顯示設備隨着所搭載的熒幕尺寸大小與顯示技術等級差異,從最低1萬5起跳至2萬元左右,入門遊戲類別,通常搭以27吋熒幕,作爲輕度遊戲與日常文書雙用,價位落在5、6千元,入手容易,至於高階家庭劇院及護眼加值性機種約5千至1萬元,專業色彩領域約需2至3萬元不等。當然,選購時不能只單看價格,還須特別留意產品品質、後續相容性與服務,一般而言,大廠牌在量產前,大多會通過內部實驗室及專業機構檢驗,當新主版與技術推出時,可第一時間進行相容性測試,確保最佳品質與支援性,相對更有保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NOVA情報志】網站http://ebook.nov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