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論壇 慶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成立

本站教育訊:

爲慶祝北京中心成立而舉行的系列活動9月14日正式啓動。活動以“合作”爲主題,而當天下午舉行的諾貝爾獎得主論壇拉開了此次系列活動的序幕。參加該論壇的嘉賓包括:芝加哥大學教授Gary S. Becker(他於195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955年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James Cronin(他於195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55年獲得博士學位,198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James Heckman(2000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Roger Myerson(2007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芝加哥大學於今年四月宣佈成立北京中心,以支持中國和芝加哥學者學生之間開展學科合作。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錦穆爾先生(Robert J. Zimmer)在四月份宣佈成立該中心時指出,“北京中心的成立表明芝加哥大學長期致力於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並希望通過這種合作關係促進雙方研究教學水平的進步,加強雙方思想的交流檢驗讓學者、學生和社會都能從中受益的各種見解。”該中心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該區名校和研究機構雲集。中心面積達23,000平方英尺(2100平米),設有會議室教室教師和研究人員的辦公室以及供交流和小組研討用的場地等。

錦穆爾校長表示:“北京中心將成爲芝加哥大學在華開展學術研究的一個學術平臺和永久性基地。中國和芝加哥大學已經開展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重要研究合作,該中心將進一步發揚這種傳統。”

中心將主要從三大方面促進學術研究:商學、經濟學和政策;科學醫學公共衛生;以及文化、社會和藝術。它還將爲芝加哥大學本科生提供“亞洲文明課程中文培訓課程。它將涵蓋芝加哥大學(包括專業學院)的所有研究領域。僅在成立的當年,北京中心就將主辦十多場學術會議,涉及主題包括全球健康、家庭和勞動經濟學、高能物理水墨畫中國戲曲等。

北京中心首任主任、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和中國政治經濟專家楊大利先生表示:“中國正在經歷令人矚目的巨大變革,這使得當前成爲歷史上最重要的美中學者建立卓有成效合作關係的時機。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的成立將使我們能夠超越迄今爲止已經取得的成績,開展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北京中心將推動業已開展的大量研究合作工作向前發展。據建議成立北京中心的教授委員會統計,芝加哥大學學者和中國學者之間正在開展的合作研究有數十項,其中包括Janet Rowley醫生與中國主要醫院開展的白血病研究,及Paul Sereno教授與中國古生物學家合作開展的恐龍化石研究等。

目前,芝加哥大學的本科生有機會在北京師從芝大教師,學習語言和亞洲文明課程。芝大共有十五個“海外文明項目”,北京的項目是其中之一。中國的研究生可以在該地區開展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實地考察和研究。

9月15日上午將舉行大學校長論壇,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以及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都將出席此次活動,論壇將由錦穆爾校長主持。論壇結束後,將舉行三個研討會,其中Becker教授,Heckman教授和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先生將參加以“中國經濟發展和法治”爲主題的研討會。另兩個研討會的主題則爲“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及“科學無國界:芝加哥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