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變現 碧桂園海外資產擺上貨架

中國恆大昨遭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算,對大陸房市無疑雪上加霜。另一深陷債務危機的大陸房企巨頭碧桂園近期爲自救,陸續出售資產,其中卅一個海外項目據報已陸續擺上「貨架」,盼能借此解除危機。陸媒引述行業知情人士稱,儘管碧桂園海外項目佔全部資產比重不高,出售海外資產仍有助於緩解流動性(財務)危機。

近期碧桂園除擬退出澳洲市場,英媒React News近日指出,碧桂園正在出售其位於英國倫敦項目「Ailsa Wharf」,目前已請代理商競價。碧桂園海外專案主要分佈馬來西亞、泰國、澳洲、美國、印尼、印度、香港、英國和紐西蘭。

財新網報導,Ailsa Wharf爲碧桂園在英國唯一項目。碧桂園於二○一八年四月時聯合一家香港基金,從英國開發商手中買下一宗位於倫敦東二區的住宅開發地,價格約八千萬英鎊(約卅一點七億臺幣)。碧桂園原計劃在此興建十三棟住宅大樓,預計建成後總價值爲四億英鎊。

資料顯示,這已是碧桂園自去年下半年來出售的第三個海外項目。前兩個位於澳洲的墨爾本和雪梨附近。

從年報看,碧桂園的海外項目數量爲卅一個,馬來西亞是碧桂園海外發展的重中之重,但碧桂園的海外資產佔其全部資產的比重並不高。自二○一七年以來,碧桂園未在年報中單列其海外項目的營收和資產情況,歷年年報均稱,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且九成以上的非流動資產均位於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