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林全的問題不是身邊的童振源 螺絲鬆的都在遠方

行政院林全18日決定撤換髮言人童振源。(圖/資料照,下同)

文/陳弘修

中秋連假收假前夕,行政院長林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對外公佈撤換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的消息,原本打算迴歸校園的童振源,最後被總統英文以嫺熟兩岸政治與經貿研究爲由,請進了國安會

表面上,這一放一收看來是個職務異動,但如果林內閣以爲換個新手民調就可以起死回生,社會跟媒體就會有感的話,最好趁早另謀他法,因爲問題不是在發言人。

把時間拉回到520新政府就職前,林全在組閣過程中,用電話徵詢了當時人正在美國擔任訪問學者的童振源,當時林全對公佈人事時還很得意的說,童振源除了國際政治經濟與兩岸專長外,英文也相當流利,之後還可以直接跟外國媒體溝通,這番話如今聽來也格外的諷刺,因爲蔡政府上臺四個月來,讓國際媒體稍微關心充其量也就是兩岸關係進展,而這檔取決於總統的大事,從來就不是靠一個行政院發言人就可以讓各界信服

號稱最會溝通的政府就任至今,最大的問題是,遇到了各種狀況或意外,相關部會主管好像都人間蒸發似的, 沒有辦法在各自管轄的權責中做好危機處理與議題管理,即使最後得出來面對,幾乎也都是跟行政院綁在一起。

信手拈來的例子,在太平島爭議中,多是府院在發言,內政部長到最後卻變成登島取水的龍套;雄三誤射漁船國防部長聲量小到被批評爲處理虐犬案時反而比較認真,其他像是桃機淹水、臺鐵員工抗爭、一例一休爭議、環團陳抗空污與六輕,就連最近的兆豐樂升,行政院幾乎都無役不與,過程中,三不五時還會傳出某某部會的首長跟媒體不熟甚至在閃躲媒體,試問要是部會首長不把狀況跟跑線記者說清楚,不要說一個院長一個發言人,就算有十個,不死也半條命

如果這是林全所謂的施政風格,那成敗他就得自己吞,但問題不是,他前些日子臉書開張時特別錄製影片,強調自己希望當個CEO,不想任何事都跳上第一線變成工廠工人,整個團隊螺絲鬆在哪?誰會讓院長變工人?林全應該很清楚,尷尬的只是當初分階段對外介紹閣員時,每一個都是由他出面背書,而這些人的辦公室,每個都比離發言人室來得遠。

作者陳弘修,《ETtoday東森新聞雲》要聞中心記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