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ground Games工作室:在動盪的英國遊戲圈中逆流而上

美日兩國遊戲產業在世界上可謂舉足輕重,而第三名往往被人忽視,其實全球遊戲產業最發達的第三名是位於歐洲英國,而英國賦予了遊戲產業更有新意名號“創意產業”。以此看來,英國的遊戲從業者應該如魚得水,但實際上,他們的好日子纔剛開始沒多久。因爲英國本身的稅收相對較高,而在遊戲產業中除了龍頭企業之外,很多廠商純利潤並不高,雖然英國有着全球第三的遊戲市場(在主機正式入華前,中國市場數據並不能單獨計算)和開發人數,但各廠商的生存狀態卻不容樂觀。

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時至2009年,本文的主角Playground Games迎難而上,在英格蘭中部的小鎮Royal Leamington Spa成立了。最初的16名核心成員中不乏來自遊戲圈精英,更確切的說是競速遊戲製作者中的翹楚。但在2013年英國正式落實對於遊戲產業稅收減免的政策之前,微軟已經察覺到在英國投資工作室商機,同時《極限競速》在Xbox 360上的成功讓微軟有信心將這個競速品牌擴大,於是他們便找到了剛成立不久的Playground Games,並在2012年公佈其第一款作品《極限競速:地平線》。

整個過程看似順風順水,但在工作室創立的初期,正值英國遊戲產業的動盪時期,由於頗高的稅收,有不少的英國本土遊戲工作室開始向海外轉移,更有甚者直接解散。而作爲Playground Games創始人之一的Trevor Williams也看到了前路的艱難,不過他們卻迎難而上,同時期的上百人主機遊戲製作商紛紛轉型

新晉的遊戲製作人也很少去大公司應聘,反而直接組建小團隊開發iPhone遊戲,而且其收入也高於大公司,一時行業間唱衰的聲音不絕。而這時逆流而上的Playground Games可謂處處碰壁,招聘新人就是頭幾年最大的問題,從最初的16人擴大到90人對於那時的英國遊戲圈已經屬於大新聞了,其中的艱辛更不足爲外人道。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都唱衰遊戲行業時,Playground Games也第一次面臨危機——資金問題。2010年沒有發行商支持的Playground Games相當於一羣人在房間裡乾坐着,但幸運女神並不會憑空眷顧你。微軟雖然很快和Playground Games簽下協議,並將《極限競速:地平線》的製作權交給他們,但這一切的收穫都與前文提到的16名創建者有關

Both Williams是Playground Games的創意總監,在和其他人合夥成立該工作室前,他已經有25年的遊戲工作室管理經驗,除他以外,Gavin Raeburn更有22年的競速遊戲製作經驗,較著名的就是《塵埃》系列了。所以整個公司的血液中的競速基因,爲其以後的成就奠定下了基礎

藉此優勢,微軟和Turn 10在完成《極限競速3》後想要將《極限競速:地平線》外包至其他公司,便在全球尋找適合的廠商。最初與Playground Games競爭機會的公司多達30家,憑藉其員工的盛名,最終Playground Games一舉拿下次項目,時至今日,《極限競速:地平線》系列作爲Xbox獨佔的賽車遊戲,擁有和《極限競速》同樣較高的地位

英國也徹底實行了對於遊戲產業的低稅收政策,這也吸引了更多國外公司對英國遊戲廠商的投資,看似整個行業的春天已經到來,但對於Playground Games來說,他們的目標從最初的生存和發展,已經變成了“成爲全球最好的競速遊戲製作方”。而Williams更是堅信:如果不去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那麼他們是不值得在遊戲圈中生存的。

除了Playground Games的艱辛發展史和英國遊戲行業的動盪外,玩家最關注的就是《極限競速 地平線3》了。鑑於《極限競速:地平線2》的良好表現,Playground Games在其官方推特上表示正在製作“神秘項目”。並且結合微軟最近在Xbox與Windows 10雙平臺上執行的跨平臺運營模式,很多玩家開始猜測《極限競速:地平線3》會登陸PC。畢竟其本體《極限競速》傳聞推出PC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而關於其遊戲本身的素質則毋庸置疑,Playground Games對其產品的用心和負責程度可見一斑,且其創立和發展到現在的信念也未曾改變。

本文來源:電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