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房企要造車:海爾、吉利隱身幕後

號外 徐超

曾排名中國房企百強的寧波銀億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完成破產重整並改名爲山子股份(000981)後的首份年報裡,喊出要“進軍新能源整車製造”的口號。

2022年9月份,當時還在破產重整計劃執行期的銀億終止對知豆汽車的收購,原本收購是爲拿到知豆汽車擁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在這之前,銀億的子公司還準備參股寧波當地一家網約車公司,後因其他股東提出異議而作罷。

從時間線上來看,銀億擬全面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在嘉興梓禾瑾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梓禾瑾芯”)入主成爲上市公司新控股股東之後。

梓禾瑾芯是專門爲收購銀億而成立,其實控人、也就是上市公司目前的實控人葉驥,從沒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經歷,在銀億破產重整之初,其作爲突然冒出的重整投資人令市場和監管層感到錯愕。在重整執行期梓禾瑾芯就因沒有在規定時間內付清出資款項出現過違約。

在經歷一番閃轉騰挪後,雖然再付了6345萬違約金,梓禾瑾芯最終付清32億破產重整投資款,股東名單裡還新出現了兩名重量級股東——出資8億的海爾和出資3億的吉利。

雖然還沒有拿到新能源汽車的牌照,雖然佈局網約車暫時鎩羽,但梓禾瑾芯控制下的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對整車製造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並已經操作許久。

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山子股份,目前業績上仍舊是虧損。2022年報披露,公司淨利潤仍虧損近9.7億元。

同期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收近11.56億,較2022年一季度下滑13.14%;淨利潤虧損近2億,較2022年一季度下滑141.63%。

神秘投資人拉來海爾吉利

如今從股票名到實控人都已經改頭換面的銀億股份,有着輝煌的過去,曾連續15年上榜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隸屬於曾經的民企500強銀億集團,原老闆熊續強2018年前是寧波首富,手上另外還有兩家上市公司。

銀億股份的衰敗始於2018年,利潤首次出現虧損,扣非淨利更是虧損超15億,較2017年下滑361.39%。業績預告稱利潤下滑是由於汽車行業不景氣,公司汽車零配件銷售業績下滑,並對收購的兩家公司商譽減值。

就在2017年,銀億股份投資收購汽車變速器和汽車安全氣囊兩大業務,從房地產公司轉型成“高端製造+房地產”雙主業。

想玩轉型,銀億卻把自己玩死了,身上的債務越滾越多,資金鍊斷裂,2020年6月23日,寧波中院裁定銀億股份破產重整。

此時梓禾瑾芯以32億的收購報價冒出,被選爲銀億的重整投資人,其實控人葉驥成爲令外界意外的“神秘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葉驥有別於傳統的寧波企業家,非實業出身,善於投資,常出沒於高端娛樂場所,行事較爲高調。

梓禾瑾芯成立於2020年8月,當時處於融資階段,暫未開展具體生產經營業務,卻要拿32億收購銀億,這引起深交所關注,要求銀億說明梓禾瑾芯的資金實力、投資款來源及履約能力等。

而梓禾瑾芯的首次出手,第一期8億投資款(含履約保證金1.53億)裡面就有2.57億直到2020年12月25日的約定期限還沒有支付,構成違約。2021年12月23日,梓禾瑾芯以實繳出資完成對銀億股份32億的重整投資。

根據後來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披露,梓禾瑾芯就是專爲投資銀億股份成立,最開始只有兩個股東,認繳出資20.05億。在投資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那段時間及之後,也就是從2020年10月份到2021年9月份,梓禾瑾芯不斷通過增加出資和股份轉讓,增加股東數量和實繳出資額,達到32億的資本。

在完成對銀億的出資後一週,也就是2021年12月29日,葉驥控制的赤驥控股集團將其持有的梓禾瑾芯出資額分別轉讓給海爾旗下的青島海麗匯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8億元,吉利旗下的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3億元。

吉利科技集團副總裁許兵現在任職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董事,海爾集團(青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劉中錫同時任山子股份董事。

佈局新能源汽車已遭兩敗

2022年2月25日銀億股票復牌,控股股東正式變爲梓禾瑾芯。

2022年3月份,尚在重整投資執行期的銀億股份同時進行兩件事以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2022年3月2日,銀億股份與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管理人簽訂《備忘錄》,銀億有意作爲知豆汽車新重整投資人,通過參與知豆汽車重整及重整計劃變更程序,擬出資4億取得知豆汽車的實際控制權及自主經營權,使知豆汽車實現再生。銀億爲此向知豆汽車管理人支付了4000萬意向金。

知豆汽車是全國僅有的8家通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雙部委審覈的擁有獨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曾經名震一時,後因補貼、資金鍊等問題陷入困境。

2022年9月8日銀億公告披露,因雙方未能如約在2022年8月31日前完成新重整投資協議簽署等工作,重整投資終止,知豆汽車方面退回4000萬意向金。

2022年3月15日,銀億關聯交易欲收購嘉興嘉樂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現改名“寧波珈樂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網約車公司小靈狗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靈狗”)5.2020%的股權,交易對價2.6億。

但由於小靈狗的其他股東提出異議,2022年4月2日公告披露,股份轉讓終止。

股東名冊顯示,嘉興嘉樂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穿透後的大股東是三亞揚馬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執行事務合夥人是海南落筆洞投資有限公司,這是李書福、李星星父子成立的銘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公司。許兵同時也是小靈狗的董事。

知豆汽車也在小靈狗持有3.61%的股份。

兩起收購最後都沒有成功。不過在2022年報中,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披露,公司於2022年成立知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知道科技”),基於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技術優勢,進軍整車製造。

年報稱,知道科技全新打造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已經完成模型評審、樣車生產及樣車冬測工作,作爲一款正向研發的全新車型,在本次冬測中各項指標表現優異,順利通過冬季測試。

2022年12月,知道科技與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上達成高度共識,有意深入合作,共同推動發展高端研發、智能製造、創新運營等業態,形成戰略合作伙伴。

2023年申請授信額度80億

有別於收購小靈狗股份的終止,對於知豆汽車的收購銀億當時曾在公告中披露,“爲堅定不移地實施新能源發展戰略,加快佈局新能源整車製造等領域,公司仍將積極協調知豆汽車原股東方和債權人等各方相關事宜,繼續全力推進知豆汽車重整工作。”

這說明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仍將繼續着眼新能源汽車牌照。除當初約定的4億收購款外,造車是一件極爲燒錢的事。前有賈躍亭、董明珠、許家印跨行業造車,至今只見PPT和展覽車,不見真車實際上路。

對於剛剛完成破產重整的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雖然年報和最新一季報都披露公司主營業務不會調整,繼續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領域,全面實施新能源發戰略,但仍然虧損的業績如何支撐大把的花錢?

2023年4月29日公告披露,爲保證公司業務和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公司擬根據實際運營和融資需求,於2023年度向相關金融機構申請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從年報披露的業務板塊來看,汽車零部件在營收的佔比將近7成,房地產日漸式微。不過到目前關於房地產的一些陳年舊債仍是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無法全部甩脫的包袱。

比如光恆大,就還欠山子股份(原“銀億股份”)8.89億應收。其中1.47億元系舟山銀億房產及舟山新城房產83%部分股權轉讓時根據協議約定的應收款項以及轉讓聯營企業寧波弘恆應收款項,以商業票據支付尚未承兌金額。

長期應收舟山銀億房產及舟山新城房產7.42億元系與恆大系公司約定合作開發舟山銀億房產及舟山新城房產房產項目按出資比例17%進行資金投入。

舟山銀億房產及舟山新城房產土地用於公司及恆大系公司融資抵押,應收款項收回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經董事會審議決定,按賬面餘額80%計提壞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