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金融安全保障 韓中日商定東協10+3機制

韓國企劃財政部和韓國銀行(央行)3日表示,在第24屆韓中日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三國商定改善「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CMIM)籌資方式,以及在該協議框架內新設快速融資機制(RFF)。

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韓國銀行行長李昌鏞與會。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是2010年3月提出的區域金融安排(RFA),旨在提供外匯流動性以穩定區域金融市場。雖然可供貸款額度高達2,400億美元,但至今尚無成員國申請使用借款。

報導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籌資依賴成員國多邊貨幣互換協議,若某一國實際發生金融危機,其他國家能否不顧自身風險而出手援助無法確定。因此,韓國作爲10+3的共同主席國,其間主導各方討論以實收資本(Paid-in Capital)方式改善CMIM籌資結構,韓中日三國當天會上就此達成了協議。

CMIM框架內新設快速融資機制也獲得批准。快速融資機制是指在出現自然災害、疫情等外部衝擊而需要緊急「輸血」時迅速提供融資的計劃。這參考了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向多個成員國透過快速融資機制成功提供援助的範例。

另外,韓中日三國還在此次會議上展望認爲,10+3域內經濟將得益於投資、出口和消費支出等各項指標回升向好,出現較去年更爲強勁的增長趨勢。但同時仍存在地緣政治矛盾、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貿易對象國的經濟增速趨緩、外匯市場波動擴大等短期風險因素,以及氣候變化、老齡化等中長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