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仍用「少牢禮」 美濃林氏家族申請文化資產保存

高市美濃區唯一還遵循古禮「少牢禮」祭祖的林氏大家族,清明掃墓仍殺豬宰羊、行三獻禮、穿祭服誦祝文及請「老太伯」坐鎮祭祖。(林作鬆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高市美濃區唯一還遵循古禮「少牢禮」祭祖的林氏大家族,清明掃墓仍殺豬宰羊、行三獻禮、穿祭服誦祝文及請「老太伯」坐鎮祭祖。(林作鬆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隨着網路發達,不少人改用線上祭祖,但高雄市美濃區東門裡仍有林氏大家族每年祭祖仍遵循古禮「少牢禮」殺豬宰羊、行三獻禮、穿祭服誦祝文,及請「老太 伯」坐鎮祭祖,管理者林作鬆表示,這唯一保存的祭祖儀式非常難得,已向高雄市文化局申請文化資產保存,盼讓此慎終追遠文化傳承下去。

林作鬆說,依循古禮祭祖是代表對祖先慎終追遠,教育後代不忘本。今年林氏家族將於2月26日、27日到六龜新寮及美濃公墓祭祀緬懷先人,4代子孫將準備全豬、全羊等祭品,將豬羊擺放主祭者林元俊左、右兩邊,由65歲林作鍾當通生掌控祭祀典禮進度併兼禮生讀祝文,林作清擔任引生引導主祭者進行祭拜,林作財、林旭棟擔任執事,協助拿祭品祭拜。

林作鬆指出,上百名林氏子孫祭祖當天將請出由豬肺、氣管做成的「老太伯」於祭壇坐鎮,底下用冬瓜支撐,將氣管畫成人形,豬油網當大衣,氣管挖洞叼根菸,就像1位老阿伯威嚴叼煙在現場坐鎮,此意義象徵避免家族產生是非,發生事端,也代表家族大融合之意。

客家文化研究者邱國源表示,中國傳統祭祀禮節有「太牢禮」及「 少牢禮」,國家祭典才能用太牢禮,諸侯祭祀纔可行少牢禮,林氏家 族使用「少牢禮」祭祖,可能是早期林家有人當官,不過這項傳統祭儀,隨着少子化及年輕人不願意學習,逐漸失傳。

高雄市文化局表示,後天(26日)將會派人員到祭祀現場訪查及審查會議,審查評估基準將依據「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辦理,觀察其民間參與度,文化特色及傳承情況,再決定是否納入文化資產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