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掛號費參考價上限爭議 周慶明估調漲家數約100家左右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預估此波可能會調漲掛號費的醫療院所家數,約爲100家左右,佔全國醫療院所1萬多家的1成,更有許多醫療機構不會調漲。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日前宣佈取消醫療機構掛號費參考價上限,迴歸市場機制,民衆憂心掛號費漫天叫價,影響就醫權益,弱勢者更擔心,未來恐無力支付醫療費用。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醫療機構制定掛號費都非常謹慎,並不希望影響民衆就醫,目前預估此波可能會調漲掛號費的醫療機構家數,約爲100家左右,佔全國醫療機構約1萬多家的1成,有更多的醫療機構不會調漲。

周慶明爲耳鼻喉科開業醫師,診所開設在新莊。他說,這次衛福部宣佈取消掛號費參考上限,對醫界來說符合公平、正義,但他診所掛號費仍維持150元,不考慮調漲,原因是基層診所愈來愈多,鄰近新莊的五股、泰山、樹林等以往認爲不適合開業的地區,現在都開設許多診所,造成現在到其診所就醫的病人數已有下降趨勢,因此不會調漲。

「現在醫療機構的經營壓力都很大。」周慶明說,掛號費如果調漲太多,「病人會用雙腳選擇醫療機構」,他們自然就不會到收取高額掛號費的診所看診,各醫療機構也會互相牽制,不會漫無目的、無限制的漲價。

掛號費屬行政費用,政府並無針對弱勢患者採免收措施,但周慶明的診所自民國86年設立以來,提供低收入戶、身心障礙、重大傷病等弱勢患者免掛號費。周慶明說,「新莊的百姓,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好好照顧新莊百姓的健康,是他必須善盡醫者的社會責任。

周慶明說,據診所統計,民國101至106年,每年自行吸收掛號費金額約爲59萬至66萬元,109、110年新冠疫情期間,就醫人數減少,金額降至39萬、31萬元,111年則因社區爆發Omicron疫情,許多弱勢確診患者利用視訊診療,當時一年免收掛號費金額高達近百萬元,爲99.5萬元,約有6.6萬患者人次受惠,去年則降爲49.5萬元,過去12年來,每年自行吸收金額平均爲59萬多元。

周慶明指出,雖然這些自行吸收費用,可以經財政部審覈用於免稅,但爲照顧弱勢族羣,許多基層診所都有免收掛號費措施,而非都以賺錢爲目的,也不是一般民衆認爲,「醫療機構就是收很高的掛號費,不顧弱勢者就醫權益」,更多醫師是願意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好好的照顧病人。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據該診所統計,109、110年新冠疫情期間,免收掛號費金額降至39萬、31萬元,但111年社區爆發Omicron疫情,許多弱勢確診患者利用視訊診療,當時一年免收金額高達99.5萬元。圖/周慶明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