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起新冠「雙肺移植」 主刀醫師:患者肺部萎縮像豆腐乾

陳靜瑜表示,男患者在進行移植前,肺部萎縮得像豆腐乾。(圖/翻攝微博)

記者郭卉寧綜合報導

大陸江蘇無錫市2月29日完成全球首例新冠肺炎(COVID-19)雙肺移植手術。執行手術的著名肺移植專家、南醫大無錫市人民醫院院長陳靜瑜表示,在進行移植前,該名病人雖然透過呼吸機葉克膜維持其他器官的正常狀態,但肺部已經是晚期,不僅纖維化嚴重,甚至還萎縮成像豆腐乾一樣。

陳靜瑜日前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表示,這名來自江蘇的男性病患今年59歲,在1月23日發病,隨後在1月26日確診,2月7日氣管插管,2月22日使用葉克膜(ECMO),2月24日轉至無錫市傳染病醫院,經過氣管插管加葉克膜與藥物治療後,連續核酸檢測陰性,但雙肺功能已嚴重受損且不可逆。

陳靜瑜指出,進行肺移植手術前,男病患已通過呼吸機和葉克膜維持其他器官正常,但他的肺已經是晚期狀態,肺纖維化,而且「萎縮成一個豆腐乾一樣了,所以才進行肺移植的」。另外,還有一個狀況是,男病患2月28日右側病肺內持續出血,造成出血性休克,陷入瀕死狀態,加上隔日收到器官捐贈,團隊才決定奮力一試。

▼無錫市2月29日完成全球首例新冠肺炎雙肺移植手術。(圖/翻攝微博)

陳靜瑜也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呼吸道傳染的病毒,傳染性特別強,「大家對這個病毒的研究和認識都不夠,但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新冠病毒進行核酸檢測呈陽性,就意味着病毒在體內還有活動期。」爲了醫護人員的安全,他指出,在確認患者沒有傳染性,連續幾天檢測都呈現陰性後,才決定進行。

由於不確定患者肺部是否有殘留病毒,陳靜瑜表示,手術當天,團隊是在全套防護條件下進行,「大家當天鮮少談話眼神也沒交流基本上大家出一身汗,五六個小時下來,只能靠團隊緊密的配合,大家相互之間長期達成的一個默契,才能把這個手術做下來。」

▼醫護穿着全套防護裝備進行手術。(圖/翻攝微博)

另外,陳靜瑜也指出,該名患者的康復之路會比其他普通肺纖維化的病患要來得長,因爲「他前期受的磨難太多,免疫功能是很低的,康復時間肯定比別人長,而且可能會有別的意外,我們都不知道,所以這是一個探索性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