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突發性頭痛 小心是腦動脈瘤破裂前兆

部立桃園醫院醫護呼籲民衆要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資料照)

國人去年10大死因第5名爲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1.2萬人,「腦動脈瘤」就是引起腦血管疾病的其中之一。醫師指出,腦內動脈某個地方特別脆弱,當血液反覆路過撞擊,會形成囊狀物的血管瘤,腦動脈瘤好發年齡爲40至70歲,又以女性發生率較高,提醒民衆平時要控制體重維持標準BMI、定期做健康檢查。

部立桃園醫院分享個案,有名53歲羅姓婦人日前因突然頭痛、嘔吐,接着意識昏迷倒在家中,最後被119送至急診治療,經瞭解後,發現羅姓婦人每天會抽約5分之1包香菸,有着高血壓病史,而平時沒有定時監測血壓或服用藥物治療。院方進一步替其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檢查,隨後發現羅姓婦人有瀰漫性蜘蛛膜下腔出血、顱內出血及腦室出血,立即再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這才發現前交通動脈瘤。

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捷一表示,羅姓婦人在緊急施行開顱動脈瘤夾閉手術、腦室外引流及顱內壓監視器置入手術後,成功轉回普通病房,目前意識清楚,可簡單對話,持續在復健中。他指出,有自發性蜘蛛膜下腔出血者,約有85%的患者會被檢查出腦動脈瘤,其死亡率高達18至24%以上。

陳捷一說明,腦動脈瘤多發生於內頸動脈系統,最常見的是前交通支,其次爲後交通支,再來是中大腦動脈。臨牀上常因爲突然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頸部僵硬、癲癇,甚至意識昏迷到死亡,原則上昏迷指數較低的患者,預後的狀況也會越差。早期治療可避免動脈瘤的再破裂出血,同時可儘早治療血管收縮,避免過度血管收縮引發的腦缺血或腦梗塞。

部立桃園醫院專科護理師陳美芳說,腦動脈瘤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血管疾病,治療時機若被延誤往往會造成患者癱瘓、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爲此也提醒民衆,記得平時養成良好習慣,切勿抽菸及喝酒,採清淡飲食,平時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控制體重維持標準BMI,最重要的還是要定期做身體檢查,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