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藝術家馬克自創錄像雕塑 詮釋現代社會處境

馬克2023年新作《Phone connected》思考當代社交模式。(Bluerider ART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以獨到的錄像雕塑創作形式聞名,瑞士當代藝術家馬克28日起在臺北Bluerider ART推出《馬克實驗館》個展。睽違7年再次訪臺,馬克在臺北進行爲期1個月的駐地創作,打造藝術家工作室,他也將觀察自臺灣生活的經驗融入創作,將迷你版本作品《Mini Transport Crates》放置於象徵臺灣街頭文化的夾娃娃機中,供觀衆互動玩樂。

馬克的創作之路頗戲劇性,年輕時才華洋溢進入知名藝術學府,卻因無法忍受制式教育而半途輟學,之後從事汽車拆解、機械電工、搖滾歌手、設計科技裝置等。馬克走出學院派藝術家的想像,自行創造的錄像雕塑表現型式。瑞士著名藝術史學家藝評人安德魯.帕迪評論:「Marck的藝術家生涯從始至今貫穿着四個關鍵詞:錄像、設計、女性以及敘事」錄像中的女性雖衣衫單薄,卻從畫面中能感受出壓迫、限制,「馬克作品中直接觸碰女性面對外部挑戰壓力,所釋放出的各式情感,是意義非凡的。」

馬克自言深受1962年實驗藝術運動激浪派成員白南準和錄像藝術創始者沃爾夫.福斯特爾的影響,「錄像的目的不是敘述一個故事,而是激發觀衆的情緒」,他以設計拍攝電影場景取得錄像,一改傳統雕塑的靜止狀態,並搭配打造實體雕塑,讓觀衆從虛實分辨中領略觀看的樂趣與想像。

此次馬克展出作品包括2023年新作《Phone connected》,以手掌上的連續影像表現社羣網路的連結與當代社交模式;作品《Shame》以動力裝置袒露或遮掩女子裸體,牽引觀者對於「自由身體文化」展開的激辯與情緒;《Sleepless》以節奏性的敲擊裝置及錄影表現,產生緊張與失眠感。以作品反應社會縮影,展現現代人在社會各階層的生理及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