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翻五倍 高階財管規模破兆

至4月底銀行高資產客戶者有8,330人,其管理資產規模(AUM)已達1兆387億元。圖/摘自Unsplash

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辦理情形

財管2.0業務三年有成。金管會14日公佈國銀辦理高階財管業務成績,至4月底銀行高資產客戶者有8,330人,其管理資產規模(AUM)已達1兆387億元,首破兆元,較2021年底的2,077億元,有5倍成長。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目前已獲准辦理高階財管業務的銀行共12家,包括中信、兆豐、上海、國泰世華、第一、合庫、瑞銀臺北分行、玉山、臺北富邦、元大、華南、匯豐(臺灣),均已全數開辦。

其中,合庫銀已連二個月拿下高階財管業務規模第一名,童政彰分析,主要是第一季金融市場表現佳,客戶對投資前景樂觀,且合庫銀同時發掘新客戶、積極深耕舊客戶,相對成長量較大。

據銀行局統計,至4月底銀行高資產客戶AUM配置組合爲存款佔51.6%、保險佔11.4%、基金佔11.9%、債券佔11.9%、境外結構型商品佔6.6%。童政彰指出,存款佔比大主因是美國延遲降息,利率維持相對高點,吸引高資產客戶停泊資金,就會排擠其他商品佔比。

童政彰認爲,高資產客戶屬性主要還是重視資產傳承,不會將波動性高的金融商品列爲配置的主要考量,國銀在發展上需提供企業傳承、家族信託、稅務規劃等服務,比單純賣產品需要更多元人才。

金管會表示,開放銀行辦理高階財管業務,除擴大我國財管業務規模,提升銀行國際競爭力外,也期許銀行能秉持永續精神及良好誠信文化,財管商品發展及選擇上亦應與永續連結,維繫客戶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同時促進業務永續經營發展。

童政彰強調,臺灣近幾年累積專業人才、提升管理財富能力、新商品設計,並透過法規鬆綁,銀行提供的財管商品已大幅滿足國人需求,因此AUM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