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能否下水 學者籲設紅綠燈

學者建議可在沙灘設「紅綠燈」,綠燈亮才准許下水。本報資料照

大武崙沙灘溺斃事件,學者認爲,民衆無法認識海,事故只會重複發生,盼勿長期封閉海域,建議可在沙灘設「紅綠燈」,綠燈亮才准許下水。

和大武崙相距約五十公里的淡水沙崙海域,二○一二年發生四溺死意外,政府封閉海水浴場,禁止民衆進入,原有大批遊客造訪景點,如今荒涼一片,民團、地方期盼重新開放。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召集人李元治說,長浪在海象中最容易被忽視,它挾帶能量大、速度快,到岸邊可能出現三到四公尺浪高,前幾天大武崙長浪明顯,就不應下水。

據目擊者指出,前天三起事故中,有一對父女僅女兒套泳圈下水,因風浪大遭離岸流帶至外海,父女兩人被海浪吞噬,最後女兒獲救。

「政府有責任披露海域資訊給民衆知道。」李元治說,政府應要求水性較差、不常到海域的高危險羣攜帶浮具,且應設告示牌,讓民衆認識不同海域在什麼季節、月份適合戲水。

退休教授胡健驊說,大武崙沙灘民衆溺斃原因不是瘋狗浪,可能是離岸流。游泳健將遇到離岸流可能都難以對抗,他建議民衆戲水戴游泳眼鏡,遇離岸流能看清楚,避免驚慌溺水。

「離岸激流很厲害」,胡健驊說,離岸流距離不長,力量非常大,但走不遠,大概五十到一百公尺就沒了,一般人碰到會緊張害怕,水裡面一翻滾或被推倒,口鼻嗆到就容易溺斃。

胡健驊說,大武崙是個迷你沙灘,可做臺灣示範點,建議在沙灘做紅綠燈號,紅燈絕對禁止下水,黃燈只能踩水,綠燈才能安全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