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境外因何盯住中國經濟這個“錨”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不少境外機構和媒體關注到近期中國物價指數回升態勢,並積極評價中國政府採取的穩增長政策措施,似乎中國經濟的“暖”一夜之間外溢到了境外。這說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多重努力,中國經濟恢復向好的“內力”初步釋放出來了,同時,國際市場在迷茫之際需要一個“錨”,於是加大了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深入探究。

去年下半年以來,境外一些機構和媒體比較看淡中國經濟恢復向好的趨勢,有的甚至預言中國將發生通縮。今年2月份,我國CPI環比上漲1.0%;PPI同比下降2.7%,與去年6月份最大降幅5.4%相比上升了2.7個百分點。境外媒體對中國經濟的看法,也隨着數據的修復在進行調整。如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以“勢頭強勁”評價中國前兩個月出口趨勢,稱增幅遠高於早些時候經濟學家預期的3%。“德國之聲”也表示,出乎意料的出口增長讓外界對中國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感到樂觀。

我們樂見這種轉變,但也要體味其中的深意。一方面,境外一些機構和媒體受傳統的西方政治經濟學的影響很深,在看待經濟問題時會犯刻舟求劍式的方法論錯誤;還有一些境外機構和媒體戴着有色眼鏡看中國經濟,對積極信號的反應較爲遲滯。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發展的態勢是經過不斷累積才能形成的,在勢頭形成並且鞏固之後,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會尊重現實數據,境外機構和媒體調整看法也屬正常。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中國經濟恢復向好勢頭有自己的預期。一是基於龐大的內需市場規模,二是基於全球最爲完整的製造業配套體系,三是基於更加成熟的對外合作機制和更加便利友好的營商環境,四是基於充足的政策工具和後續可動員的發展資源。所有這些支撐經濟向好發展的因素,都與中國的制度優勢緊密相關。我們可以統籌各項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動員市場主體一起攻堅克難;可以更高效地制定和出臺針對性措施,抓住有利的時間窗口;可以在區域間加強協調和調度,發揮經濟大省的帶動作用,激發大型企業的骨幹作用,等等。

政策層面作出的前瞻性、針對性的調整,正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對全球性經濟疲軟態勢,中央早在2020年7月就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對全球貿易下降、增長放緩和保護主義擡頭的現實,我們咬緊牙關,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措施,靠內部政策調整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加大財政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實現了經濟從谷底向上攀升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保持了戰略定力,又注意到策略平衡。

外界關心的CPI指標的確比較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經濟的活躍度。但是,我們更要系統化地看待經濟現象。全球性的經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儘管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體實現增長,但如果剔除幾個投資中轉地,實際下降了18%。2022年這一數據同比下降12%。而2020年至今,我國吸引外資連續保持了1萬億元規模,2023年這一數據處於歷史第三高水平。前期輿論場上對中國吸引外資數量、國際遊客數量等作出各種分析,認爲中國開放度和開放效果降低了,這是一種誤解。由於全球性貿易萎縮和疫情“疤痕效應”,恢復外向型經濟的數值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還會繼續採取擴大開放的舉措。

近期,中國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比如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啓動重大項目,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大規模設備更新,等等。這些和擴大開放舉措一樣,都是爲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相互促進,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活力會得到更好釋放,中國將繼續擔當世界經濟的重要牽引者、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