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歐洲不想打新冷戰

旺報社評

繼大陸總理李強赴歐洲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並順道訪問瑞士、愛爾蘭之後,中共最高外事主管王毅赴歐洲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並訪問西班牙、法國,兩人都向歐洲傳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願意擴大開放做世界「穩定力量」的訊號。當世界貿易秩序遭到破壞,全球加速走向新冷戰,北京的決心與行動,已贏得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歐洲的態度將成爲世界是否走向新冷戰的關鍵。

美國給壓力 歐洲怕輸

今年是大選年,許多國家將舉行選舉,俄烏戰爭與以哈戰爭持續進行,地緣政治充滿風險,經濟發展也受到影響。今年《慕尼黑安全報告》以「雙輸?」爲主題,指「在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經濟不確定性提高情勢下,許多國家不再關注全球合作的絕對利益,而越來越擔心一己利益低於其他國家。將相對利益放在首位將危及合作,破壞全球夥伴關係,很可能導致雙輸。」西方戰略界憂心大國零和博弈,任憑惡性循環與敵意螺旋發展,最終是全世界皆輸。

拜登政府固然不似前任總統川普那麼赤裸裸,要脅北約盟國在國防預算達標,但國務卿布林肯的「餐桌或菜單論」,也足以讓歐洲陷入左右爲難。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小組討論會時,布林肯提到,拜登政府面對中美競爭,大舉投資美國盟友、夥伴和多邊體系,因而擁有強大的聯盟與夥伴網路,成爲對中競爭的優勢。他話鋒一轉強調:「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就會在菜單上。」這句話不啻是對懷有二心盟友的警告。

歐洲既要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特別是11月可能變天,那個難以捉摸、對歐洲充滿敵意與輕蔑的川普,及他所代表的孤立主義可能掌權,還要思考烏克蘭一旦戰敗對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公佈歐洲12國民衆對俄烏戰爭看法的調查,只有不到一成歐洲人,相信烏克蘭會取得最終勝利。來自東西兩面的壓力,將迫使歐洲政治人物務實思考歐洲的未來及與中國的關係。

歐盟的成立是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希望在美蘇二極對立中團結爲一,避免輸掉可能核戰爭。歐盟原本以爲冷戰結束,蘇聯東歐共黨政權垮臺,可以從此遠離戰爭威脅,並減少軍備開支。詎料上世紀末南歐發生內戰,這幾年東歐也不安寧。現在歷史彷彿重演,歐洲必須大幅增加國防經費並加入集團對抗。

德法會王毅 銀光乍現

但是這次與冷戰不同,美國固然希望利用北約將中國設定爲歐洲的假想敵,中國威脅論也見諸北約與歐盟的一些聲明,但距離新冷戰還是有一段距離。首先,中國不同於蘇聯集團,對歐洲領土並無野心;其次,中國與歐洲密切的經貿關係難以割捨;更重要的是,現今全球議題諸如氣候、防疫、金融、犯罪、科技等錯綜複雜,中國介入全球治理程度極高,排除中國就難以成局。有此更深層的認知,歐洲領袖自然對中國的觀點也會不同。

受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干擾的中歐關係,近幾個月出現微妙變化。歐洲主要經濟體加強與中國的接觸,德國總理蕭茲和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博雷爾與王毅會面時,都強調反對與中國脫鉤。蕭茲規劃4月再次訪問北京,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會見王毅時表示,法國堅持「戰略自主」,願同中方共同維護和平穩定,應對全球挑戰。

北京抓住這個機會,鼓勵歐洲「戰略自主」。王毅在法國表示:「支持法國獨立自主,繼續爲中歐關係發揮建設性作用,增進互信,促進利益融合,共同充當世界穩定力量。」

慕安會議主席霍伊斯根呼籲歐洲國家,共同尋找「烏雲邊上那縷銀光」。俄烏戰爭進入新階段,加上6月歐洲議會即將改選,短期內不容易見到中歐關係的改善。等到年底許多選舉因素塵埃落定,相信歐洲會做出明智的選擇,屆時自然「銀光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