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美衝突中維持合作的底線

旺報社評

拜登主政後,美中對抗格局雖未紓緩,但拜習兩度進行視訊峰會,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中美兩國各自戰略困境惡劣情勢下,仍能進行對話,至少代表雙方有意控制衝突,避免對抗升高,終究是一件好事。

解決歐陸危機爲首務

對話中,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意有所指表示,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美國總統拜登亦希望中美關係重新回到雙方半個世紀來所構築的「護欄」內,此「護欄」的核心支點即爲「一中政策」,不支持「臺獨」。

依據中方新聞稿,拜登重申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對抗,以此迴應中方對「四不一無意」始終「漂浮在空中」的質疑。習近平重視拜登以「四不一無意」表述美國的對華政策,強調中美須相互尊重、和平共處、避免對抗。

1949年中共建政,毛澤東選擇對蘇聯一邊倒,美國把中國大陸納入包圍圈,以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結合北約(NATO)張起東西方冷戰的圍堵大網。60年代美國深陷越戰泥沼,在戰略上無力同時與中俄兩強對抗,當時中蘇共矛盾日深,美國趁機調整對中國政策,促成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催生《上海公報》,尼克森將此稱爲「改變世界的一週」。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贏得冷戰勝利。

冷戰結束後圍堵洞開,全球化的世界政經秩序重構,大國地緣政治矛盾再現,美國未以新戰略思維疏理與中、俄的關係,不僅NATO東擴,在印太地區亦擴大結盟,美國的戰略將中、俄推向戰略協作夥伴,雙方雖未重溫50年代的結盟,但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系,全球難脫「冷戰」疑雲,「新冷戰」之說不絕於耳。

攻勢現實主義論者米爾斯海默認爲,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後,美國即不再需要中國協助圍堵俄羅斯,美國持續推動與中國交往是件蠢事。川普上臺後,美國視俄國爲「二等國家」,不再是競爭對手,操作「聯俄製中」,並以「臺灣問題」牽制中國,結構性破壞《上海公報》所建構的中美關係框架,空洞化美國承諾的「一中政策」。

然而,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兵烏克蘭,回敬「北約東擴」,以行動證明蘇聯解體後的俄國仍是不容小覷的強權,俄羅斯再起之勢迫使美國難以應對東西兩面受敵,讓拜登政府陷入備多力分困境。拜習視訊會議中,拜登「四不一無意」的表態,無疑是向北京明示不將中國與俄羅斯位置互換,解決當前的歐陸危機爲拜登的首務,以防烏俄衝突擴大爲歐陸全面性戰爭。

圍堵思維不符合現實

中烏關係緊密,習近平又與普丁有深交,應能發揮關鍵影響力調停俄、烏雙方,維護國際秩序及原則。美國瞭解中俄不僅存在地緣戰略矛盾,且根植於歷史的不信任感,中、俄接近與其說是「親俄」,不如說是因中美對抗而衍生的「反美」情感投射。俄烏戰事促成美國再度謀求與中國戰略和解,但中美仍缺乏戰略互信,中國慎防「鳥盡弓藏」,一旦在戰略上不需要中國時,是否又回到競爭,甚至走向衝突?美國須證明自己有能力且有意願與中國建構可持續的戰略互信。

王毅14日致電印尼外長蕾特諾表示,要實現歐洲長治久安,需要歐盟、北約及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框架。當前形勢下,彼此應珍惜東亞及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局面,中國歡迎域外國家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但不應允許在本地區製造動盪、緊張,使陣營對抗擴及本地區,更莫將中小國家作爲大國對抗的工具。

除「臺灣問題」,薩德(THAAD)系統及中程飛彈部署日、韓皆爲中美關係的試煉,且「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未來走向更是美國對中國不搞「新冷戰」的具體檢證。在「拜習會」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印度,爲以QUAD圍堵中、俄奔走,希望印度站隊美國抗俄,防止QUAD未及擴大前即出現破口。

中美意識形態殊異,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衝突難免,但中國並不好戰。全球政治與經濟利益分殊,以意識形態或價值觀界定敵我,將世界一分爲二的圍堵思維不符合現實,中美應該在衝突中維持合作的底線關係,對世界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