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失智非老人專利 中年也可能罹病

插圖

老是重複買東西、煮菜愈來愈鹹、兩腳鞋子穿錯、突然不喜歡以前的興趣了,種種生活中的小細節,都可能幫助我們觀察到家人的失智症前兆臺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失智已非老人專利,5、60歲的中年人,都可能會罹病。

根據統計資料推估,2014年底國內失智總人口爲23萬9000人,其中65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約1萬2000人,比率約5%,且逐漸增加,相關疾病是相當值得注意的問題

今年62歲的張太太過去是民間企業高階主管能力強、管理許多職員。不過5年前,張先生卻發現妻子好像「有點不同」,不但變得非常依賴人,以前閱讀、旅行的興趣也都消失,甚至不想去上班。

家人原以爲張太太只是壓力大,或在鬧彆扭,不料情況愈來愈嚴重,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失智症。張先生花費許多心力時間照顧妻子,並在友人介紹下,帶妻子到失智症協會推的「瑞智互助家庭」,與其他病患家屬互動。

張先生說,妻子罹病後,兩人相處模式與過去大不相同,有時妻子會重複買東西、甚至忘記自己要做什麼,一開始他照顧起來非常挫折。但到瑞智互助家庭後,家屬們彼此分享經驗,不須多解釋,就能理解對方心情,他感到很安慰。

而張太太每週固定時間,與病友聊天打麻將,或和過去的友人聚餐,目前病情控制相當好。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早發失智症能使用的服務很少,有時甚至被排擠,像是新北市的日間照顧中心拒收65歲以下的早發失智者。在協會的瑞智互助家庭服務使用者當中,早發失智者約佔20%,明顯高於全國比例,可見早發失智症的服務需求很大,未來需要發展更多相關服務。

臺大神經教授邱銘章指出,早發性失智與遺傳基因部分相關性,但是不建議民衆做基因檢測,因爲不論有無失智症的遺傳因子,都應該做好相關疾病預防,趨吉避凶。民衆也應關心身旁親友,一旦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一定要到神經內科精神科門診檢查,愈早確診治療,愈能延緩退化、降低疾病衝擊